4、罷免

長孫無忌屬於貞觀功臣派,又是李世民的大舅哥,所以當上尚書右仆射是在情理之中的,問題的關鍵是,蕭瑀並不這麽看。

蕭瑀認為,封德彝死了,接替他的人應該也是武德舊臣派的人,貞觀功臣派的這些後起之秀,是沒有資格做仆射的,蕭瑀有這樣的想法,只能證明他不懂政治。

皇帝能夠再次給你機會,已實屬不易,豈能容你挑三減四,有句話叫性格決定命運,蕭瑀的性格決定了他在這個位置上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不可否認,蕭瑀是個好人,是個正直的人,但是在官場中混,僅僅具備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很快他就感受了這一點。

長孫無忌接替封德彝擔任尚書右仆射的同時,突厥正逢內亂,李世民對於是戰是和拿不定主意,於是征求兩位仆射的意見:

“兩位愛卿,現在突厥正逢內亂,你們說是利用這個機會興兵征討,還是繼續奉行和突厥和好的政策呢?”

要說蕭瑀的確是個急脾氣,不等和長孫無忌商量就開口說道:“臣主張興兵征討,自古以來都是強國兼並弱國,明君統一天下,陛下是明君,應立刻攻打突厥!”

蕭瑀說這番話事實上根本就沒經過大腦思考,他說這話的時候距離上次渭水之盟還不到一年的時間,要是有百分百的把握,上次李世民還會選擇妥協?

所以,蕭瑀說完,李世民沒有表態,而是把目光轉向了長孫無忌。

只見長孫無忌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開戰也不是不行,但現在國家剛剛穩定,一切還是應該以休養生息為主,特別是我們的部隊,經過長年的征戰,現在更加應該休養,臣認為突厥要是不主動來攻,我們還是應該奉行和他們和好的政策,但同時也應該嚴加戒備,以防不測!”

對比蕭瑀剛才的發言,長孫無忌顯然圓滑的很多,一切從國家利益出發,而不僅僅是泄私憤。

如果沒有長孫無忌在旁邊,或許蕭瑀的話李世民還能夠接受,但有時真的是人比人氣死人,聽完了長孫無忌的話,李世民對蕭瑀剛才的發言簡直是厭惡透頂,在他的心中,蕭瑀實在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同為尚書仆射,說話的差距怎麽就這麽大呢?

蕭瑀實在很難堪,他忽然發現,長孫無忌是個很可怕的人,封德彝或許只會耍陰謀詭計,而長孫無忌卻是個治國的良才,但是耍陰謀詭計卻未必就比封德彝差。

蕭瑀郁悶了,在他看來自己的前途已經開始渺茫起來了,他雖然正直,卻不是傻子,他忽然意識到即將到來的這個時代,或許有一大批老臣將被淘汰。

也許這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吧!

郁悶蕭瑀繼續著自己的工作,但是在工作中,他已經失去了平和的心態,和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的矛盾越來越深,甚至有的時候一個人面對著貞觀功臣派合力的打壓!

而往往在這個時候,蕭瑀是非常希望李世民能夠主持公道的,可是事與願違,史書記載:“每有評議,玄齡等不能抗,然心知其是,不用其言,瑀彌怏怏。”

蕭瑀的心徹底涼了,他明白李世民是在有意識的重用貞觀功臣派的人,而自己之所以還沒有被拿下,是因為自己的權利過渡任務還沒有完成。

但是他清楚,自己的任務很快就會完成。

是的,的確很快,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十二月,李世民再次下令免去蕭瑀尚書左仆射的職務,而這個命令距離上次蕭瑀復職不過半年的時間。

從此蕭瑀再未回到三省之內,雖然被免官後,李世民還是把他當做德高望重的名臣,而以禮待之,但對於蕭瑀這樣的老臣而言,事實上,政治生命已經終結!

再鮮艷的花朵,終有凋謝之時,站得再高的人,也終有倒下的一天!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此保有一份寧靜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