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初遇險阻

朝廷不允許玄奘西行,其實也是有苦衷的,因為當時唐朝剛剛建國,和周邊的吐蕃、突厥等國關系比較緊張,而剛剛經歷隋末動亂的唐朝,急需勞動力,所以為了不使勞動力流失到國外,唐朝政府不得已下令禁止國民出境。

對於那些尋求安穩環境的人來講,這固然是個非常好的政策,但對於玄奘來講,此時的心情一定是拔涼拔涼的,因為一個政策而使自己的希望破滅,玄奘是不甘心的。

在經過反復的思想鬥爭之後,玄奘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大的決定,當然也是最偉大的決定——偷渡出境。

之所以說重大,是因為西行的路上苦難艱險不是所能預料的,正因這樣,玄奘依然下定決心,所以說玄奘也是偉大的。

從下定決心那一刻起,玄奘就一直等待合適的機會,只要時機一到,他就會義無反顧的走出長安,踏上那茫茫未知的旅程。

終於,機會來了,貞觀元年(628年)八月,長安城周圍因為霜降成災,莊稼欠收,為了緩解饑荒的壓力,朝廷被迫下令長安的老百姓自由奔走,到莊稼收成好的地區就食,於是玄奘抓住了這個時機,混在災民的隊伍中,離開了長安城。

那一年,玄奘二十八歲。

我們都知道《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就是玄奘,唐僧離開長安時,皇帝李世民率領文武百官一直將唐僧送到長安城外,而歷史的真實情況卻是玄奘一個人默默的走出長安,因為作為一個非法的偷渡者,他是不能讓任何人知道的。

前方沒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的一路保護,有的只是那九九八十一難的煎熬!

走出長安時的玄奘是信心百倍的,但是很快他就遇到了困難,在經過涼州時,玄奘就收到了身為涼州都督李大亮的禁出令,勒令玄奘立即回到長安。

李大亮是封疆大吏,玄奘是個普通的僧人,二者的地位相差太遠,那麽玄奘偷渡出境的意圖,李大亮是怎麽知道的呢?

雖然現有的史料並沒有明確記載李大亮是如何知道玄奘要偷渡出境的,但以我的分析,玄奘很有可能在涼州停留了一段時間,在這期間結識了一些僧友,隨著交往的加深,玄奘很有可能向他們透露了自己要偷渡出境的意圖,而這些僧友中間很可能有人抱著一種投機的心裏,向李大亮告了密。

不過讓玄奘感到幸運的是,在李大亮給自己發出禁出令後,這位都督大人或許因為政務繁忙,將這碼事忘在了腦後,並沒有派人強行押送玄奘回長安,這就給了玄奘逃離的機會。

當然玄奘逃離的方向並不是東部的長安,而是繼續向西。

或許李大亮根本就沒有想到,接到自己禁令的人還敢往前走,所以當他知道玄奘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時,異常震怒,因為他知道自己這是嚴重的失職,朝廷要是追究起來,自己可是吃不了兜著走,於是在震怒之余,他向周圍地區發出了通緝令:

“有僧名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縣宜嚴侯捉”。

當這份通緝令下發到周圍地區時,玄奘已經到達了瓜州(今甘肅瓜州縣)。

瓜州的刺史名叫令狐達,但當時負責治安的是州吏李昌,李昌雖然是朝廷命官,但是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虔誠的佛教徒。

當李昌接到通緝令後,頓時感覺左右為難,在此之前,他已經聽說從長安來了一位高僧,雖然通緝令上沒有玄奘的畫像,但是多年的職業敏感告訴李昌,這個來自長安的高僧很有可能就是玄奘。

人有時確實面對兩難的抉擇,一邊是自己虔誠的信仰,一邊是自己的飯碗,甚至關系到自己的前程。

於是,在經過慎重的思考後,李昌帶著通緝令率領手下人,前往玄奘的住處。

當李昌見到玄奘後,打開通緝令,給玄奘念了上邊的內容,然後問了句一語雙關的話:

“師父!您不是吧?”

這句話實在是大有深意,是什麽呢?通緝犯?還是暗示玄奘一定要矢口否認?畢竟通緝令上沒有畫像。

玄奘雖然聽出了話外之音,但他實在不知道該怎麽回答,如實回答,就意味著被押回長安,如果打誑語,又違背佛教的戒律。

所以,玄奘選擇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閉口不語。

玄奘的這個做法,讓李昌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從玄奘的臉上,李昌看到了一種信仰的力量,雖然自己也是虔誠的信仰者,但是和玄奘比起來,李昌感覺自己是那麽渺小,終於他被玄奘的決心打動了。

於是,在經過長時間的沉默後,李昌終於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

“請師父一定和我說實話,如果您是通緝令上的人,弟子願意幫助師父。”

霎那間,玄奘震驚了,他實在沒有想到在這個偏僻的地區,居然會遇到信仰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