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括地志》

與《氏族志》相比,《括地志》堪稱一部偉大的著作,即使在今天既然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千年以降,其韻不絕。

主編這部著作的人是魏王李泰。

李泰,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後所生的次子,長子名叫李承乾,李世民即位後被立為太子,李泰被封為魏王,他們還有個同胞兄弟,名叫李治,被立為晉王。

在介紹後來哥仨那場儲位爭奪之前,我們先來說一說李泰主編的這部著作《括地志》是唐代關於地理方面的大型著作,也叫《魏王泰坤元錄》、《貞觀地記》、《貞觀地志》、《魏王地記》、《括地象》等名稱,李泰之所以會想起要編纂一部這樣的著作,其淵源是來自於當時唐朝政府在全國實行行政區劃的一次改革。

貞觀十二年初,唐朝政府將全國劃分為10道358州(內含41個都督府)1551縣,貞觀十二年底,李泰在魏王府司馬蘇勗的建議下,上書朝廷請求修編《括地志》。

之所以要編纂一部地理著作,是因為李泰明白,沒有人比皇帝老爸更加關心全國的地理和區劃,作為兒子,有理由要為老爸分擔解憂,這個表面看起來冠冕堂皇的理由,讓李世民頗為高興。

事實上,在李泰的心中,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這個秘密我們以後再說。

李泰上書後,就開始著手準備修書,坦白的講,李泰是十分有能力的,除了自己夜以繼日的修書之外,還籠絡了當時朝廷一大批文人學士,其中包括著作郎蕭德言、秘書郎顧胤、功曹參軍謝偃、記室參軍蔣亞卿等人。

這些人為人正直,學識淵博,當然說他們超級寫手也一點不為過。

從貞觀十二年,一直到貞觀十六年,以李泰為首的魏王府寫手團隊,充分發揚求真務實、埋頭苦幹的精神,歷時四年有余,終於修成《括地志》。

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下這部著作。

《括地志》原書共550卷,序略5卷,李泰以貞觀十二年的那次行政區劃改革為綱,吸收了《漢書#地理志》、南朝顧野王《輿地志》的精髓特點,按當時的都督府區劃和州縣建置,博采經傳地志,旁求故志舊聞,詳載各政區建置沿革及山川、物產、古跡,風俗、人物、掌故等,可以說名為地理著作,實為百科全書。

《括地志》除了內容博大之外,還開創了一種新的地理書體裁, 那就是除了記敘之外,還兼有評論和抒情,後來唐憲宗時期的《元和郡縣志》、宋太宗時期的《太平寰宇記》都繼承了《括地志》的寫作特點。

遺憾的是,由於年代久遠,南宋之後,《括地志》原書不幸失傳,上世紀80年代曾經有一本書叫《括地志輯校》,全書共13萬字,輯校書尚且13萬字,大家可以想一想,原書該有多麽的龐大。

《括地志》修成呈現給李世民時,李世民對這部著作的評價是:內殫九服,外極八荒。憲章之規,條目有序,戎夏之域,今古無遺。簡而能周,博而尤要,足以度越前載,垂之不朽。

是的,如果拋開後來李泰所犯的錯誤,單憑這部書而言,李泰的確是讓人尊敬的,《括地志》原書雖失傳,但歷時千年而彌久,清代的孫星衍評價這部書說道:其書稱述經傳,山川城冢,皆本古說,載六朝時地理書甚多,以此長於《元和郡縣圖志》而在其先。

在這部著作中,我們看到的是對前人的繼承,以及對後世的開創。

當所有繁華落盡,一切歸於黃沙塵土之後,唯有寶貴的著作和唯美的藝術作品,方顯永久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