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錯位的想法

如果說貞觀十七年之前的李世民是一位虛心納諫,能夠客觀、冷靜分析問題的皇帝,那麽貞觀十七年後,在經歷了儲位之爭的震蕩後,李世民似乎變的有些焦躁,有些自負。

雖然他依舊讓所有的人為他指出不當之處,雖然他依舊面帶笑容向所有人征求諫言,但人們明顯感覺出,這位威名遠播的皇帝內心深處是不能接受不同意見的,而且很多人細心的發現,皇帝大人明顯比以往更加暴躁。

這一點,從他處理高句麗的問題上就可以看出來。

李世民聽完相裏玄獎的匯報後,在沒有征求朝臣意見的情況下,就說出了決定出兵遼東的話,這明顯不符合李世民曾經的性格。

那麽李世民為什麽會輕易說出來呢?

除了這位皇帝因為更年期的原因有些焦躁之外,事實上,李世民決定出兵遼東,和當時朝廷的局勢有關。

貞觀十七年的儲位之爭,是繼玄武門事變以來,唐初內部矛盾最突出的一次鬥爭,雖然在李世民的精心處理下,最終沒有演變成流血事件,可是在所有人的心中,已經造成了陰影,那就是唐朝這個光芒萬丈的帝國,內部依然有它的陰暗面,試想大唐帝國的儲君居然是戀童癖,曾經最有希望繼承儲君的魏王原來是個耍弄老爹恐嚇兄弟的主兒,就連新任太子也是個性格懦弱的人,在人們的印象中,大唐帝國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它應該是所有人膜拜的對象,沒有瑕疵,沒有汙點。

可是隨著儲位之爭的爆發,人們才發現,唐朝原來也是不過如此!

於是很多人改變了曾經對唐朝的一切美好印象,他們對唐朝產生了信任危機,很多人冷眼旁觀、嬉笑怒罵,生怕錯過唐朝一幕幕權力鬥爭的大戲,仿佛這個帝國一夜之間崩潰了才是他們最願意看到的。

一個內部戡亂的國家憑什麽成為我們的領導?

在我看來,蓋蘇文不留情面的拒絕李世民的調解,似乎也有這種因素!

在這種境遇下,最難受的莫過於李世民,他知道這個帝國所發生的一切,最終都會和他牽連在一起,因為他是這個國家的掌舵者,天可汗的威名會讓他光耀四方,但同樣人們背後的非議,他也必須要承受。

因為權利和義務本來就是對等的!

所以,在承受了太多的壓力過後,李世民迫切的需要證明自己,證明這個帝國依然是這個世界上最強盛,最應該受人敬仰的國家。

因為他有這個義務!

可是現在的李世民不再是曾經的李世民,如果看看他去逝的年齡(52歲),此時的他事實上已經進入了晚年,固執、剛愎自用已經占據了整個心靈。

李世民想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想法並沒有錯,但是他忽略了一點,證明自己的方法有很多種,可是他偏偏選擇了武力。

問題的關鍵是,貞觀十七年的政治地震雖然已經結束,但你的心裏還處在一種動蕩遊離的狀態,對於外界的很多事物,真的無法保證冷靜、客觀的對待。

而這次決定出兵遼東,李世民就是在一種毛躁的心態下做出的決定。

雖然也有很多人提出了反對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