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歧

當李世民在朝堂上憤怒的宣布出兵遼東的決定後,立即遭到了諫議大夫褚遂良的反對。

“臣望陛下三思而後行,陛下手指一動,中原就宣告平靜,顧盼之間四方都會折服,這說明陛下的威望已經很大了,現在陛下決定遼東,如果有把握迅速取得勝利還可以,如果沒有把握,萬一失敗了那就會有損陛下的威望,如果將高句麗整個國家的憤怒情緒挑起來,那結果就很難講了。”

坦白的講,褚遂良的話雖然是一盆冷水,但卻不無道理,當年楊廣三伐高麗的時候,實力不可謂不強大,可是最後的結果卻是狼狽至極,最終成為了亡國的導火索,而褚遂良正是敏銳的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果斷的站出來反對,但褚遂良是個老油條,他知道如果從吸取隋朝教訓的角度來說服李世民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其中必須要提及楊廣,這樣很可能就會讓人聯想到現在李世民的決定很像當年的楊廣。

將當朝的皇帝李世民和暴君隋煬帝楊廣聯系在一起,相信不用李世民說話,褚遂良也會被淹沒在朝堂上那些言官們的唾液裏。

褚遂良的話剛一說完,兵部尚書李世勣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我不這麽認為,前幾年薛延陀不斷掃騷擾我大唐的邊境,陛下想要進行征討,因為魏徵的勸告而停止,結果現在薛延陀越來越強大,如果以前就用陛下的策略,那北方的邊境早就安定了。

褚遂良是文臣,李世勣是武將,雙方都從不同的角度闡述自己的觀點,應該說都有其道理,現在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李世民的心態。

在聽完兩位朝臣的話後,如果按照李世民以前的性格一定會沉思片刻,在征求一下其他朝臣的意見,然後最終做出決定。但這一次李世民卻輕率的給出了答案。

而且是一枚重磅炸彈!

“蓋蘇文蔑視我大唐,罪不容誅,不僅要出兵討伐,而且朕要禦駕親征!”李世猛然間站起身來在朝堂上高聲喊道。

很多人都在懷疑,很多人都在感慨,因為他們看到了李世民頭上那絲絲白發,那眼角間深深的皺紋,以至於說話的氣力都已不復當年。

自從渭水之盟後,已經將近20年的時間,李世民沒有親自掛帥出征了,20年的時間足可以完全改變一個人的心智,此時那個高高在上的皇帝李世民還是曾經那個四處征討意氣風發的秦王李世民嗎?

李世民說完後,朝堂下一片寂靜,所有的人都低頭不語。

“為什麽不說話,難道你們不相信朕嗎?”李世民厲聲問道。

依然寂靜一片!

“朕蕩平四海,劉武周、薛仁杲、王世充、竇建德哪個不是朕的手下敗將,區區一個蓋蘇文你們難道還怕了?”李世民繼續高聲說道。

還是一片寂靜。

刹那間,朝堂的氛頗有些尷尬!

最終打破這尷尬氛圍的依然是褚遂良!

“天下就好像一個身體,長安和洛陽兩京就像是心臟,而州縣就像是人的四只手腳,而四方夷狄就像是身外之物,高句麗雖然罪過很大,如果陛下真要討伐,只需派遣二、三員猛將率領幾萬人馬,相信依靠陛下的神威,打敗高句麗是不成問題的,而且太子剛剛封立,年齡還小。陛下遠離故土,到遙遠的遼東,臣等很是擔心啊!”

“是啊!陛下!遼東地處偏遠,而且氣候變化無常,陛下要親自帶兵遠征,臣等擔心陛下的身體啊!”長孫無忌緊跟著說道。

“哈哈哈哈!你們認為朕是那麽脆弱嗎?朕這輩子什麽磨難沒有經歷過,想當年朕差點死在戰場上,可是結果呢?”李世民的神情驕傲的說道。

“朕告訴你們,就算是八個堯、九個舜,遇上寒冷的冬天一樣種不出來莊稼,而到了春天,就算是普通的莊稼人也能種出好莊稼,你們說這說明什麽?”

朝堂下沒有人開口。

“這就是時令!”李世民得意的說道。

“現在蓋蘇文禍國殃民,高句麗的百姓都等著我大唐去解救他們呢?如果我們不去做,這就叫違背時令!你們說愚蠢不愚蠢?”

自認為天才的人,有時真的會變成蠢材!

在李世民看來,在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懂得這個道理,因為他是皇帝,是住在很多人命運的皇帝,可是他忘記了一點,皇帝也是人。

只要是人就會有無法克服的弱點!

“朕意已決,出兵遼東,關於這件事還得自己籌劃詳細的方案!退朝!”李世民起身回到了內宮。

朝堂裏,留下很多人立在原地,對於剛才皇帝陛下說的話,久久不能釋懷。

……

8、先頭部隊,挺進!

出兵遼東的方針已經定下,李世民為此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準備,這個時間段足有將近一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