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戰術是個大問題

其實在阿史那社爾的心中,此戰也想就近攻取西突厥,畢竟自己曾經在西突厥縱橫捭闔過,可是在阿史那社爾臨出征時,李世民特意囑咐他,西突厥可以敲山震虎,但絕對不能大肆攻伐。

所以在阿史那社爾解決了處月、處密二部之後,並沒有過分糾纏,而是立即收兵繼續向前。

要想到達龜茲境內,必須首先經過焉耆,而前邊我們說過此時的焉耆是一個親西突厥的傀儡政權,國王薛婆阿那支是西突厥一手扶植起來的,所以接下來阿史那社爾將首先面對焉耆這個對手。

在阿史那社爾看來,焉耆雖然是個小國,如果大舉征討相信用不了多久,焉耆就會堅持不住,但問題的關鍵是,唐軍的目標是龜茲,如果在焉耆這裏耗費時間和精力有些得不償失,而且龜茲一旦拿下,相信焉耆一定轉變態度再次依附於大唐。

在仔細分析形勢後,阿史那社爾決定從南面繞開焉耆,直接攻擊龜茲。

十月二十日,唐軍在阿史那社爾的率領下,共分5路從焉耆西境北上,直插龜茲北境,就在阿史那社爾行動的同時,薛婆阿那支得到了消息。

很長時間以來,焉耆和龜茲互為鄰裏,堪稱依附西突厥的“雙子星座”,兩個國家當時的敵人都是唐朝,所以在阿史那社爾北上龜茲的時候,薛婆阿那支決定出兵增援,畢竟在郭孝恪攻擊自己的時候,人家龜茲可是毫不猶豫的拉了自己一把,如果這次不出兵實在不夠意思。

事實證明:如果自身的實力不夠,那就是槍打出頭鳥——露多大臉,現多大眼!

十月二十五日,薛婆阿那支率領五千人馬急速趕往西部邊境,他的想法是協助龜茲防守東部邊境,可是這位仁兄,顯然忽略了唐軍的數量問題,如果他早一些多做些調研工作,相信無論如何他也不會只帶5千人馬的。也許他的印象還停留在上次郭孝恪攻擊焉耆的軍隊數量(3千),很明顯這位仁兄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

阿史那社爾在知道薛婆阿那支親在率軍前來時,他果斷做出了決策,那就是迅速派兵消滅薛婆阿那支,切斷焉耆和龜茲的一切聯系,同樣也是為了震懾龜茲。

為此,他讓郭孝恪率領1萬人馬,沿著焉耆國境一直奔向其王城方向,半路截擊薛婆阿那支。

三天後傳來消息,郭孝恪大獲全勝,薛婆阿那支戰敗被殺。

阿史那社爾為這一喜訊而興奮不已,但同樣他也明白,焉耆不能一日無主,所以思慮再三,他讓行軍校尉火速告訴郭孝恪,讓他進入焉耆王城,立薛婆阿那支的堂弟先那準為王並且留下幾千人馬駐守,然後火速回來與大軍會合。

郭孝恪的速度的確飛快,在一切安排妥當後,僅僅用了四天的時間就返回與阿史那社爾成功會和。現在阿史那社爾已經完全沒有了後顧之憂,前方目標龜茲就在眼前,十一月六日,阿史那社爾進兵至磧口(今新疆輪台地區),這個地方距離龜茲王城伊邏盧城(今新疆庫車北)只有三百裏遠,唐軍一路頂著西域茫茫的風沙前行,現在目標就在前方,所有的將士都已經蓄勢待發,準備要一鼓作氣拿下伊邏盧城,而在此時阿史那社爾卻下令大軍暫時停止前進。

當然,並不是他打了什麽退堂鼓,阿史那社爾現在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用戰術來進攻龜茲。

龜茲雖然是小國,但畢竟唐軍是客場作戰,曾經遠征薛延陀的慘敗,讓阿史那社爾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為了慎重起見,他決定出兵以來的第一次軍事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將領們對於戰術問題確實產生了分歧。

“我們分5路大軍直奔龜茲邊境而來,現在已經進入龜茲國境,我認為還是應該分兵直插龜茲腹地,如果整個大軍只攻伊邏盧城,其他龜茲重鎮的兵馬一旦從四面八方增援而來,實在對我軍不利”,在阿史那社爾的開場白過後,副總管契苾何力說道。

“我不這麽認為,龜茲不過彈丸之地,我軍耗費數月方才行軍至此,如果分兵深入起腹地,其實反而削弱了我軍的實力,如果畢其功於一役拿下王城,相信其他重鎮定會望風而降”。

郭孝恪站起身來說道。

在阿史那社爾聽起來,雙方似乎都很有道理,第一次總領全軍,在目標已經完全顯現時,阿史那社爾切身的感覺到了做出一個正確的決定,是多麽不容易,由此他更加欽佩李靖、侯君集、李世勣、李道宗等諸多曾經經歷過無數戰陣的唐軍知名將領,而現在自己也面臨著同樣的局面,沒有人能夠告訴自己最終的答案,最終決策只有靠他自己。

會議還在繼續,即契苾何力、郭孝恪發言之後,伊州刺史韓威說道:“龜茲王城距離這裏三百裏,我覺得分兵不太合適,西域地形復雜,而且氣候多變,如果幾路兵馬不能定期會和,想要攻下龜茲王城實屬不易,因為龜茲國雖小,但其王城守備力量相信也不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