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爭寵

開元十二年(724年)七月,在張說和宇文融之間的爭鬥緊鑼密鼓不斷上演之時,李隆基突然下詔廢掉皇後王氏為庶人,貶皇後的哥哥王守一為潭州別駕(後來途中賜死)。時任戶部尚書的張嘉貞因為和王守一交好,被貶台州刺史。

詔書一經宣布,朝野震驚,很多朝臣紛紛猜測,皇帝陛下的用意何在,因為在此之前,廢後這件事兒李隆基並沒有和宰相們商議過,在很多人看來,皇帝陛下可能是犯了幻想性自由的毛病,然而事實上廢後這件事兒並不是李隆基拍腦門決定的,在這背後隱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事情,甚至李隆基也是倍感苦惱。

王皇後是李隆基即位前做臨淄王時的原配夫人,出身官宦世家,父親就是那個李隆基想要加高墳頭的王仁皎。當年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時,王皇後沒少為他打氣鼓勁兒,而且還出了不少好主意。哥哥王守一也是為李隆基出過不少力,政變成功後,王皇後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母儀天下的人。

在李隆基剛當皇帝的那幾年,王家因為王皇後的緣故,頗受李隆基的優待,這一點從王仁皎死後,李隆基要求把他的墳頭加高就可以看出。

當然李隆基是一位風流天子,身邊的女人不在少數,除了王皇後之外,當時還有趙麗妃、皇甫德儀、劉才人等,這些女人無一例外的全都因為具有沉魚落雁之容而受到過李隆基的寵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姓武的女人逐漸超越了所有的後宮佳麗,成為最受李隆基寵愛的人。

史書上沒有記載這個武姓女子的名字,因為當時受封為惠妃,所以人稱武惠妃。

如果論出身,武惠妃能夠比過所有的後宮佳麗,甚至連王皇後都不能與之相比。因為武惠妃是武則天從兄武攸止的女兒。按照輩分來算的話,由於武惠妃的祖父和武則天是堂兄妹,所以李隆基和武惠妃應該算是表兄妹的關系。

武惠妃之所以進宮後能夠超越眾多佳麗,迅速成為最受皇帝的寵愛的人,與他自身的條件不無關系。《舊唐書·貞順皇後武氏傳》記載:惠妃少而婉順,長而賢明,行合禮經、言應圖史。

簡單一句話來概括,武惠妃是個長的相漂亮,性格柔順、知書達理、有知識、有文化的青年女子。

這樣的女人別說是皇帝,即使是平民百姓,相信追求的人也不在少數,所以武惠妃能夠受寵並不是偶然的。但人這輩子的性格以及諸多想法,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可能發生變化,這句話用在武惠妃的身上實在很合適,從她後來扳倒王皇後的所作所為來看,武惠妃在久居深宮,充分感受到那深宮詭秘的鬥爭無處不在時,她的行為方式也是在一點點的變化,這一點我們隨著時間的推移會一點點的充分感受到。

在武惠妃漸漸受到寵愛時,先前的趙麗妃、皇甫德儀等人全都成為了邊緣化的人物,當然身為後宮之主的王皇後自身也受到了沖擊。

但是誰也不會想到最終導致的結果,竟會是被廢掉王後之位貶為庶人。很多史書記載說王皇後被廢的原因是本身沒有子嗣,而且姿色漸漸衰退,而深受寵愛的武惠妃為了得到皇後之位不斷在李隆基面前詆毀王皇後,所以最終導致被廢去皇後之位。

上述的這些原因固然有道理,但當我仔細核對史料,發現事情遠沒有那麽簡單。

事實上,王皇後與武惠妃的這場鬥爭並不是武惠妃率先出手,相反卻是王皇後率先挑釁。

不過這種挑釁也可以讓人理解,只因為王皇後身處的位置與其所掌握的資源不成正比。

在母以子貴的深宮之中,皇後如果沒有兒子那將會使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因為皇帝遲早有一天是會伸腿瞪眼的,自己的兒子繼位,那新皇帝他媽就成了皇太後,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後宮之人為了這事兒恨自己的肚子不爭氣。

王皇後就是恨自己肚子不爭氣大軍的其中一員。

雖然趙麗妃曾經生下長子李瑛後,一直由王皇後來撫養,而且現在也被立為太子,但那終究是別人的兒子,而且在當時來講李瑛肯定是未來皇位的繼承者,而一旦當了皇帝,人家還是認自己的親生母親趙麗妃為皇太後,而王皇後自己很有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所以,當時王皇後完全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壓力山大!

反觀武惠妃,自從進宮以來,一直到開元五年一共為李隆基生下了兩子一女,不過可能由於是近親結婚的緣故,這三個孩子全都早夭,搞的李隆基和武惠妃傷心欲絕,幸好武惠妃後來生下的兩子兩女全都健康的活了下來,也使得武惠妃的地位沒有受到影響。

在武惠妃接連為李隆基生孩子的時候,我們可以想象的出王皇後是個什麽心裏狀態,然而最關鍵的是,王皇後本身沒有多少文化,是個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