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最終的勝利者

武惠妃千般算計最終也沒能等到皇後的桂冠便撒手人寰,正所謂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李隆基強忍悲痛將她以皇後之禮安葬,並追認為貞順皇後,生前沒能登上皇後之位,死後能夠被追認也算是有了一個最終的名分。

李隆基雖然悲痛,但他清楚的知道這種悲痛只能隱藏在自己的心中,此時他必須徹底的冷靜下來,化悲痛為力量,處理好接下來的一系列問題。

因為,武惠妃雖然已經去世了,但太子李瑛也已經被賜死,接下來該立誰為太子,將是李隆基必須思考和迅速做出決策的首要大事,如果武惠妃還活著,壽王李瑁將是儲君的不二人選,事實上時任首席宰相的李林甫在武惠妃去世後,不止一次勸說李隆基盡快立李瑁為太子,這倒不是因為他是個遵守盟約的人,而是因為在他看來,李瑁當太子乃是順利成章的事情,而且李瑁如果能夠成功上位,自己無疑具有擁立之功。

李林甫的數次勸說,讓李隆基一時間感到十分棘手,因為當他徹底冷靜下來,他忽然發現李瑁並不是個合適的人選。

李隆基明白立儲這個問題事關大唐帝國的前途,這就迫使他必須要拋棄個人感情的愛憎,更加客觀、冷靜的來考慮這個問題,可以說李隆基的冷靜讓立儲這件本來很簡單的問題一下子變得復雜迷離起來。

武惠妃之死使李瑁“子以母貴”賴以得寵的全部優勢頃刻間化為烏有,而且公正的講,李瑁並沒有超越其他皇子的絕對優勢,在李隆基三十個兒子中李瑁排行第十八,上邊還有十七個哥哥,不僅年齡不占優勢,同時也缺乏作為儲君的氣度和歷練。

在武惠妃和太子李瑛鬥爭的整個過程中,通過史料記載我們發現只有武惠妃、李林甫、太子李瑛三兄弟等有限幾個人戰鬥在第一線,卻不見李瑁參與其中的任何記載,李瑁並不是白癡,他應該明白母親武惠妃如果當上皇後,對於自己而言意味著什麽,如果他是一個具有政治才能的人,他至少應該為母親出謀劃策,所以從這一點來講,至少說明李瑁是個政治才能平庸的人。

綜合多種條件來看,李瑁並不是儲君的合適人選,那麽究竟誰才是合適的人選呢?

坦白的講,他曾經想過長子琰王李琮,李琮雖然各方面條件不錯,而且是嫡長子,符合皇位繼承的禮法,但李琮年少時因為一次打獵不小心被豹子抓傷了面部,從而留下了殘疾。作為大唐帝國未來的皇帝,李琮面部的殘疾勢必會影響大唐帝國的形象,就是這一點讓李隆基只能遺憾的放棄李琮這個人選。

當李隆基將諸多皇子像過電影一樣在腦海中不斷篩選時,他忽然發現二皇子忠王李玙是個不錯的人選。

順便說一句,此時的忠王李玙就是三十多年前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激烈角逐時,那個險些被扼殺於母腹之中的胎兒,即後來唐朝第八代皇帝唐肅宗李亨!

史書記載李玙是個具有仁愛之心,文化素質頗高的人,善於寫文章,年齡不大的時候就有過目不忘的本領,算是神童之類的人物。

李隆基之所以認為李玙是個合適的人選,除了排行占據優勢、自身素質過硬之外,還因為李玙是所有皇子中最有建樹的人。

開元十五年(727年),李玙領命朔方節度使、單於都護,開元十八年(730年)受命河北道行軍元帥,遙統十萬大軍擊退奚、契丹聯軍的進犯,雖然這次戰役李玙只是名譽指揮官,並沒有實際指揮作戰,但畢竟親身在北部邊境體驗了戰爭的殘酷,僅這一點就比那些身居內宮的其他皇子多了一份歷練。

作為李隆基的次子,在哥哥琰王李琮因為個人形象問題被淘汰出儲君人選後,李玙並沒因為個人排行的優勢而產生什麽非分之想,而且因為性格溫和,也沒有因為弟弟李瑛當上太子而產生嫉妒之心,這麽多年來他始終恪守一個皇子的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而且努力完成父皇李隆基交辦的每一件事。

這一切,其實李隆基全都看在眼裏。

如果拋開其他因素,李玙的確是個合適的人選,個人素質過硬,又經歷過戰場硝煙的洗禮,在李隆基的三十個兒子中還真找不出這樣的人來。

但歷朝歷代立儲這件事,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血脈延續,就連尋常百姓家分遺產還得考慮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和是否公平等諸多問題,更何況是決定國家未來命運的儲君之立,所以說李隆基不考慮其他因素是不可能的。

現在在李隆基看來,諸多因素中最讓他感到掣肘的就是李林甫的態度。

大唐帝國自建國以來,在立儲這件事情上,宰相們都是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從長孫無忌到張九齡,將近一百年的時間,宰相們似乎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儲君廢立的走向,而皇帝雖然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實話實說立儲這個問題是沒法搞一言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