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楊玉環的真面目

傳統史書上的記載是說武惠妃死後,李隆基因為思念武惠妃,身邊一直沒有寵愛的人,一段時間後,有人在他面前說壽王李瑁的老婆楊玉環長得十分漂亮,讓李隆基可以見一見,結果李隆基一見之下大為驚嘆,一下子看上了楊玉環,就想把她據為己有,但一想到畢竟是自己的兒媳婦,如果運作不好,恐怕就得背上個公公扒灰的壞名聲。

經過詳細的思考和計劃,李隆基決定利用母親竇太後的祭日,先讓楊玉環出家當道士,理由是為竇太後祈福,然後為壽王李瑁另外娶了個老婆,如此看來李瑁和楊玉環大概也算是“被離婚”,李隆基做完這一切後,看看沒什麽風聲,最終把楊玉環接到內宮,至此兩個人終於走到了一起(太真得幸)。

我們不能否認傳統史書記載的真實性,但這種記載僅僅是事件的過程,因為上述的史料記載顯然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在李隆基運作得到楊貴妃的整個過程中,史料上沒有記載楊貴妃究竟是個什麽態度。

你可以說在那個萬惡的封建社會,皇帝想要得到一個女人,那個女人當然必須得順從,膽敢反抗那就可能會招來殺身之禍,坦白的講,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我要告訴你,李隆基想要得到楊玉環這件事兒本身連李隆基都覺得理虧,那麽兒媳婦的楊玉環應該是個什麽態度呢?

在我看來,不一定非得是極端的反抗,但是人倫道德在面對自己公公的時候,還是必須要講的,可是史料上沒有楊貴妃的只言片語,這說明什麽問題呢?

寫到這裏,我相信大家可能已經猜到了什麽。但是我們先不要妄下結論,在下結論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楊貴妃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

除了史書無一例外的記載她貌美如花,甚至民間把她列為中國四大美女之一外,《舊唐書#楊貴妃傳》說她是“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新唐書#楊貴妃傳》說她是“善歌舞,邃曉音律,且智算警穎,迎意輒悟”;《資治通鑒》天寶五載(746年)記載:(妃以)妒悍不遜”。

通過以上這些記載我們至少能得到兩條信息,一方面楊貴妃是個美若天仙的才女,尤其是在音樂、舞蹈方面頗有造詣,這和李隆基很有共同語言,不然的話李隆基也不會看上她。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出史料形容她的部分話語,雖然表面看起來像是在誇獎,例如“智算過人”、“智算警穎,迎意輒悟”,但仔細咀嚼其中的含義,寫史書的人其實隱約在告訴我們,楊玉環並不是個安分守己的人。

中國古代如果要真正誇一個女人,大多用“溫婉賢良”,“長而賢明”之類的詞語,但我閱讀了大量的史料都找不到這樣的詞語來形容楊玉環,而那句“妒悍不遜”更是暴露了楊玉環不僅不是個安分守己的人,更是個小肚雞腸的潑婦。這一點後來的事實會有證明,我們咱不贅述。

所以綜合以上的分析,在我看來真實的楊玉環並不是“嬌無力”、“含情凝睇”的柔弱的小家碧玉形象,而是一個內心充滿算計(智算過人)、天生具有超強的敏感性(智算警穎)善於迎合權貴(迎意輒悟)的尖酸刻薄(妒悍不遜)女人。

以我的經驗來判斷,這樣的女人大多不滿足於現狀,善於偽裝,愛慕虛榮,為了達到一己之私利,不惜動用任何手段,甚至棄道德倫理於不顧。

好了!弄清了楊貴妃的真實形象,我們就可以發揮邏輯推理的力量,來分析兩個人能夠走到一起的真實情況。

後人們一提到李隆基和楊玉環的結合,總是認為李隆基這個好色之徒霸占了兒媳婦,拆散了兒子壽王李瑁一樁美好的婚姻,楊玉環是一個無辜的受害者,不僅沒有能力反抗,還得順從老公公。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不可否認他們的最終結合,確實建立在拆散了壽王李瑁和楊玉環的婚姻基礎之上,但這裏邊有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李隆基的這種做法屬於強拆還是順勢而為,換句話說是不是楊玉環有主動上位的嫌疑?

通過前邊還原楊玉環的真實形象,我們至少不能排除這種可能。

但不能排除不代表一定就是這麽回事兒,所以我們還要進一步發揮邏輯推理的力量,從史料記載的蛛絲馬跡中找到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