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制約的策略

高力士帶著李隆基交給的任務,前往長安城外為安祿山送行,或許是因為回封地的心情十分迫切,或許是因為即將脫離險境而有所放松,總之安祿山在最後的這場踐行中,沒有像往常那樣繼續掩飾自己的情緒,稍稍流露出了一絲不悅之情,而這一點正好被高力士記在心中。

在高力士回去復命的過程中,他將安祿山流露出的不滿情緒如實向李隆基做了匯報,而且他說出了自己的判斷,安祿山的不悅可能是因為最終沒當成宰相。

李隆基想召安祿山進入宰相班子這件事按說是屬於絕密,除了李隆基、高力士、楊國忠以及起草詔書的張垍等少數幾個人知道之外,這件事沒經過皇帝同意,是不能對外泄露的,現在高力士說安祿山的不滿是因為這件事,李隆基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在他看來,高力士作為自己多年忠心耿耿的貼身太監,是不會將這種消息泄露出去的,而楊國忠和安祿山的矛盾不可調和,也不可能二杆子般的說出去,不過為了事情調查清楚,李隆基還是把楊國忠叫進宮中商議。

“陛下!此事一定是起草詔書的張垍說出去的!”楊國忠絲毫沒有經過大腦進行思考,就說出了自己的判斷。

不過他的判斷在李隆基看來,也確實有可信之處,運用排除法來看張垍的嫌疑最大。

“哼!朕的身邊怎麽能留口風如此不嚴的人!這樣機密的事情,居然泄露了出去,真是豈有此理。”

李隆基也是沒有經過思考,便在言語之間決定了張垍的前途。

“宣朕旨意!張垍貶為盧溪司馬,其弟張均貶為建安太守!”

李隆基盛怒之下一並牽連到了張均,不過此時此刻他的思想與行動似乎偏離了軌道,那就是安祿山臨行前流露不悅這件事下降到了次要地位,而泄露皇家機密卻成為了主要事件,即使在處理泄露機密這件事上,他也沒有處理到點子上,因為他壓根不可能想到吉溫才是整個事件的罪魁禍首。

或許是因為李隆基過於信任安祿山,他可能故意將主題引偏,但這也從中看出在安祿山反叛之前,李隆基是多麽麻痹大意,而與之對應的卻是安祿山的小心謹慎與處心積慮的算計。

在離開長安後,安祿山猶如突然間沖破牢籠的野獸,一路快馬加鞭的疾馳跑出潼關,因為他知道雖然自己已經出來了,但皇帝陛下隨時有可能招自己回去,此刻在他眼前出現最多的就是楊國忠那幅不斷進讒的小人嘴臉,於是他抽打馬鞭更加用力,恨不得一時間到達自己的封地範陽。

值得一提的是,安祿山乘船沿黃河順流而下的時候,他因為嫌船速過慢,居然讓船夫手拿繩板站在岸邊,然後15裏一換,晝夜兼程,日行數百裏,即使到了和他關系要好的州縣也不下船。

終於,當他的眼中看見範陽的地界時,他才長舒一口氣,對於昨天來講,他猶如重生一樣,他回頭向著長安的方向望去,眼神透露出一股堅毅,那一刻他的內心十分復雜,幾千裏外有最寵愛他的人,有最能詆毀他的人,這一切對於他來講既是那麽熟悉,又是那麽陌生。

“下一次我也許會用獨特的方式,以一種前無古人的姿態進入長安!”

據史料記載,安祿山在到達範陽後,依然心有余悸,楊國忠的詆毀讓他寢食難安,也就是從此時開始,他的內心隱隱約約開始有了反叛之心,朝廷每次派遣使者前來慰問,他都稱病不出來迎接。

天寶十四年(755年)二月,安祿山派遣副將何千年入朝,請求以番將32人代替漢將,李隆基立即表示同意。

鬼都知道安祿山當時這個請求是個什麽心思,所以李隆基剛批準完,時任武部(兵部)尚書的韋見素立即表示反對。

作為楊國忠一手提拔上來的嫡系,韋見素首先將自己的反對意見告訴了楊國忠,並且表示立即前往內宮面見李隆基,極力阻止李隆基同意安祿山的請求。

應該說韋見素站出來反對,等於為楊國忠解了圍,不然的話他也得站出來極力反對,可是自己先前很多次的反對都在皇帝那裏吃了閉門羹,這讓楊國忠的心中蒙上了一層陰影,俗話說的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如果沒有韋見素,要是讓楊國忠繼續阻止皇帝陛下,他還真有些怵頭。

“明日見到皇上,見素當極力阻止,如果沒有效果,楊相你就繼續啊!”韋見素拍著胸脯說道,在他看來只要兩個人不放棄,一定會讓皇帝陛下收回成命。

楊國忠沒有繼續接他的話茬,他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直覺告訴他,這次進諫遠不像韋見素想象的這樣簡單。

……

“卿等是不是認為祿山有謀反之心,而來勸朕收回成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