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貞元治亂

分歧

當河北、河南和關中地區藩鎮叛亂引起的大風暴將近平息時,李適君臣的注意力開始轉向財政和經濟問題。因為從建中時期(780—783年)延續到貞元初年的自然災害和戰亂,已經極為嚴重地破壞了社會經濟,也將帝國的財政推向崩潰的邊緣。據《舊唐書•德宗紀》記載,從建中元年(780年)到貞元四年(788年),地震、蝗災、旱災、水災等災難加起來將近十次,天災人禍相繼降臨,不但百姓們流離失所,就連皇帝李適的膳食都受到了極為嚴重的影響。當動亂初平,李適君臣所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就是如何解決財政的窘困。

貞元二年(786年)夏天,由於東南漕運糧食沒有及時運到關中,關中和京城長安的所有糧庫全都見了底兒,就連拱衛李適的禁軍口糧也無法發放到位,當時很多士兵產生了抵觸情緒。李適得到報告後,害怕再一次發生涇原兵變式的動亂,所以極為憂慮。就在局勢將要失控的時候,時任鎮海軍節度使的韓滉從駐地潤州(今江蘇鎮江)運來三萬斛大米,暫時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李適當時高興得幾乎掉出眼淚,他興奮地對太子李誦形容韓滉的這三萬斛大米是讓他們父子又重新找到了生路,可見當時李適已經窘困到什麽程度。

不過李適明白韓滉的大米也僅僅是解燃眉之急,如何讓帝國擺脫財政危機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從貞元二年(786年)起,李適的施政重心開始由平定藩鎮叛亂轉向最為緊迫的財政問題,其中施政重心轉移的標志是貞元二年正月崔造出任宰相。

崔造,河北安平(今河北安平縣)人,年輕時以博學聞名,李豫在位時與韓會、盧東美、張正則結為好友,經常在一起談論國家大事,以輔佐君主為志向,時人稱之為“四夔”。“夔”是傳說中堯舜時代的良臣,由此可見當時人們對崔造的看重。

崔造能夠進入仕途還應該感謝浙西觀察使李棲筠,當時李棲筠十分欣賞崔造的才能,將他征辟為幕僚,由此崔造進入仕途。不過在李豫當政時期以及李適即位初年,由於政治風雲的變幻,崔造的仕途之路並不順暢,始終沒有進入帝國官場的高層。

不過命運之神總是垂青有才能和有準備的人,朱泚之亂成為崔造命運的轉折點。當時他擔任建州(今福建建陽縣)刺史,聽到涇原兵變皇帝李適倉皇出逃的消息後,他立即寫下檄文,派人飛速送到相鄰的幾個州,約請他們共同招募軍隊,以備朝廷隨時調遣平叛。崔造在本州招募了兩千人馬,雖然還沒等奔赴長安,朱泚之亂已經被平定,但他的忠誠卻被李適得知,於是李適在返回京城後,立即征召崔造進京擔任吏部侍郎兼給事中。

一年後,崔造由於在其位善於決斷,能夠獨當一面,所以被皇帝李適提拔進入宰相班子,同時原官職照舊不變。當時很多人都贊嘆崔造在官場是青雲直上,而皇帝李適之所以破格提拔崔造,也是希望他能夠竭盡所能在解決帝國財政危機方面做出成績。

事實證明,崔造沒有辜負李適的期望,進入宰相班子伊始,就向李適提出改變當時的財政體制來解決帝國財政的危機問題。

崔造之所以提出改變財政體制,是因為從李豫時期到李適即位初期,唐朝中央的財政管理實際上已經形成度支和鹽鐵轉運使兩套系統。度支掌管農業稅收,即通過兩稅法征收貨幣和糧食、絹帛等實物上繳朝廷。鹽鐵轉運使掌管工商稅和漕運事務,主要負責東南地區海鹽的專賣,並將江淮地區的兩稅征收糧食漕運到京城長安。

崔造由於長期在江南地區擔任地方官,所以十分熟悉一些地方的“錢谷諸使”在財政收入上欺瞞朝廷的情況,崔造認為這是導致帝國財政陷入危機的首要原因。同時他認為由於度支、鹽鐵已成為獨立的中央財政系統,宰相對財政的控制正在逐漸削弱,這是造成帝國財政危機的第二個原因。因此他建議廢除度支和鹽鐵使,將這些人的權力移交宰相直接主管,同時恢復安史之亂前的舊制度,讓全國各地通過兩稅征收的糧食貨幣,由各道和各州直接運送長安。

事實上,這等於是取消了當年劉晏創立的中央直接經營漕運的做法。

當時李適由於對崔造極為信任,所以同意了他的建議,立即委派戶部侍郎元琇主管鹽鐵,戶部侍郎吉中孚主管度支,宰相班子成員齊映主管兵部、李勉主管刑部,劉滋主管吏部和禮部,崔造則主管涉及帝國財政問題的關鍵部門戶部和工部。李適的這個安排實際上主要是將財政管理體制恢復到安史之亂以前,不過讓李適想不到的是,就在他剛剛安排好一切後,便有人找上門來表示強烈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