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宛轉揚州花園裏 第三十一章 被迫受命

長安城外的官道上,一隊騎兵疾馳而至,為首大將身著金盔銀甲,手執狼牙槊,正是從大震關趕回來的西路元帥李世民。

十天前,李世民率五萬軍聯合河西李軌的三萬軍隊在隴西郡襄武縣大敗薛舉軍隊,斬敵四萬余人,薛舉向西敗逃至枹罕郡,就在李世民準備一鼓作氣全殲薛舉軍隊之時,河東又出現了危局,使他們不得不放棄這個全殲薛舉的良機,率兩萬軍東援。

從李世民的本意來說,他是想放棄河東,全力爭奪關隴,但他父親不肯放棄河東,不過李世民也能理解父親的不舍,河東是龍興之地,人口眾多,土地肥沃,不像河南、河北深受亂匪之害,可問題是,他們四面出擊,東西南三線作戰,到最後很可能會是東西兩線皆敗。

李世民的臉色陰沉,目光裏流露出掩飾不住的憂心,他想勸說父親放棄河東,可是又不知怎麽才能說服父親。

李世民進了城,便直奔武德殿,老遠便看見了站在殿門前的裴寂,他快步走上去,“裴長史!”

裴寂是一直等楊元慶率軍北上後,才離開聞喜縣返回關中,他向李淵請了罪,李淵也沒有責怪他,依然重用他如故,不過裴寂卻從李淵身邊人那裏聽說了劉文靜彈劾他通報不及時之罪,令他心中惱火萬分。

裴寂正在等李淵召見,忽然聽見身後有人叫他,一回頭,見是秦國公李世民,他慌忙上前見禮,“二郎,什麽時候回來的?”

能稱呼李世民為二郎的,只有裴寂、劉文靜、武士彟、高士廉等寥寥數人,其中裴寂和李世民關系最好,上次李世民射殺兄弟李智雲引發的危機,正是得力於裴寂的大力周旋,才終於使李淵原諒了兒子,李世民也因此對裴寂深為感激。

李世民還禮笑道:“剛剛趕到,父親想讓我赴河東救援太原。”

提到河東,裴寂神情有些黯然,盡管他知道李叔良會敗,卻沒想到竟然全軍覆沒,這令他難辭其咎,他嘆了口氣,“河東之戰,我們輕敵了,認為楊元慶不可能這麽快南下,卻沒想到他的騎兵幾天便殺到了,叔良之敗,我也有責任。”

李世民很了解裴寂,裴寂很有才能,不過他的才能不是策劃謀略,而是後勤安民,父親這次把裴寂用作叔父的謀士,而沒有用劉文靜,這是父親用人失策,他見裴寂一臉沮喪,便安慰他道:“長史不用太過於自責,楊元慶是天下之梟雄,以一己之力抗擊三十萬突厥軍,他不是你們能應對之人,這是父親在用人上的失策,和裴長史無關。”

李世民的安慰使裴寂心中順暢了很多,他向兩邊看看,見左右無人,便低聲道:“雖說是這樣,但二郎切不可說是主公用人失策,主公入關中不久,威信還未完全建立,不可讓此事影響他的威信,這對大局不利。”

李世民默默點頭,“我明白了,多謝長史提醒。”

這時,一名侍衛走上前施禮,“裴長史,丞相請你進去。”

李世民和裴寂一起向內殿走去。

李淵正在房中安排東征兵力,這次他準備用五萬人去救河東,世民本身帶了兩萬人回來,他還須出兵三萬,還有糧草安排,他也承認第一次出兵有點倉促了,這一次他不敢再大意。

“丞相,秦公和裴長史來了。”

李淵精神一振,他就在等世民回來,連忙道:“請他們進來。”

很快,李世民和裴寂走進官房,兩人一齊施禮,李淵擺擺手道:“坐下吧!”

裴寂今天來見李淵,是想匯報聞喜裴家之事,不料正好遇到了李世民前來商議二次出兵,相比之下,河東裴家便顯得微不足道了,他也不再多言,靜靜坐在一旁旁聽。

李世民坐下便問:“父親,現在河東局勢如何了?”

李淵取出一卷情報,遞給李世民,“這是今天上午剛剛收到太原快步,你自己看看吧!”

李世民打開情報,看了一遍,眉頭微微一皺,太原城戰事激烈,四弟元吉緊急求援。

“父親,楊元慶似乎是想在我們援軍到來之前拿下太原城。”

李淵憂心忡忡,嘆息一聲道:“我現在很擔心元吉守不住太原,令我前功盡棄,太原若失,河東難保,我將痛折一翼。”

李世民眼睛盯著地板,嘴唇動了動,“父親……”

他還是忍不住道:“父親為何一定要爭河東?”

“你說什麽?”李淵目光陰鶩地盯著李世民,怒火開始在他眼睛裏慢慢升起。

李世民鼓足勇氣道:“孩兒認為現在應該集中兵力爭奪關隴河西,如果爭奪河東失敗而實力大損,再回頭爭關隴,恐怕就不會那麽容易了,先放棄河東,將河東兵力錢糧撤回關中,全力爭奪關隴,等我們鞏固了關隴,然後再調頭爭河東,這樣其實也是一樣,但關隴我們已經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