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1592(上) 第八章 明軍始動(第3/6頁)

對朝鮮這位幾乎是世界聞名的名將李舜臣,我們以後會單辟一章來說。他從戰爭一開始,就孤軍奮戰,連續打了玉浦、合浦、赤珍浦、泗川、唐浦、唐項浦、粟浦、閑山島、安骨浦大大小小十幾場海戰,讓日本的海上通道岌岌可危,運輸量不及正常的三分之一。

朝鮮半島的日軍一下子便陷入了極其難捱的境地。

朝鮮平原較小,本來出產糧草就有限,日軍二十幾萬人一下子壓過去,又未能形成有效控制,補給一下子就成了大問題,只能仰仗國內運輸。但海軍又不爭氣,被李舜臣壓制得頭都擡不起來。糧草好辦,但日軍引以為豪的火器彈藥,卻是一定要從國內生產制造的。

種種苛酷條件之下,日軍士兵不斷從朝鮮前線逃亡回來,就算上頭設置了各種各樣的嚴刑峻法,仍舊不能解決問題。 比如鍋島直茂的部隊,一次脫隊開小差的就有五十多人,而且這五十多人全是作戰部隊,包括了十幾名下級武士與家臣。其他大名部隊的逃亡者更是不計其數。為了防止逃兵潛回國內,秀吉不得不下令把所有的運兵船都集合到名護屋去。

唯一不必為逃兵問題頭疼的,是第一、第二兩個軍團。他們在朝鮮的最西邊,逃兵想逃都沒地方逃……

第一、二軍團的兩位軍團長,各自有著各自的小九九。

加藤清正一心要攻入大明,所以絲毫不考慮什麽損失,憑著一股剛烈之氣大踏步地前進。小西行長卻不行,他本質上是個生意人,作什麽都要事先計算得失。

他一直希望用最小損失換取最大利益。所以從進入朝鮮開始,小西行長不停地給朝鮮國王寫信,希望能夠和談。誰料朝鮮人雖然屢敗屢戰,骨氣倒是頗硬,哪怕內附大明不當國王沒有了朝鮮國,也絕不投降倭寇。雙方唯一的一次談判,是在平壤淪陷前,因為話不投機,沒說幾句話就談崩了。

現在漢城、開城、平壤俱為小西行長所奪,功勛已經足以服眾。他心裏開始盤算起來,再繼續攻擊,無非是錦上添花,意義不大,反而部隊會因為過度損耗而崩潰。前頭雖有朝鮮王室,可也有大明,殺上去勝負難以預料。

再說現在補給也是個大麻煩,小西行長不想對嫡系部隊造成太多損失,他決定放慢腳步,觀望一下形勢。

總之,在大明軍隊進入朝鮮的時候,日軍正因為後勤能力到了極限,而進入一個擴張瓶頸期,所有的軍團都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陷入停滯狀態——只有加藤清正已然保持著高速突擊的態勢,但他也已經是強弩之末。

其實面對補給困難的,不只是日本人,還有明軍。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是要消耗糧食的。遼東軍團久經沙場,自然知道後勤保障是勝負的關鍵。祖承訓還在鳳凰城整兵的時候,李德馨請他趕緊入朝支援。祖承訓的回答是:“糧草還未準備好,等備足了自然會出兵。

遼東境內好辦,各地城堡都有專項軍用補給倉庫,隨走隨補,不虞饑綏。可一旦進入朝鮮,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從遼東運糧是件曠日持久消耗極大的工作,成本太高,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當地就食,讓朝鮮人負責糧秣——尤其是明軍還可能要深入朝鮮境內,進攻平壤等地,路途遙遠,指望隨身攜帶是根本不可能的。

大明出兵為你們拋頭顱、灑熱血,你們負責供應糧食,當然責無旁貸。

根據朝鮮備邊司的記錄,一名明軍士兵每日消耗一點五升米,一匹戰馬每日消耗草料與豆餅三升。大明此時在朝鮮境內的部隊一共是三千人,馬匹三千五百匹左右,所以每天的消耗量是四十四石糧草,八十多石草豆。

對於這個數字,朝鮮人最初還是挺樂觀的。六月十五日明軍渡江的當天,李昖把柳成龍叫過來,指定他負責接洽與明軍的一切活動,同時負責籌措糧草。君臣倆人合計了一下,在最靠近義州的安州,尚有五百石的糧草儲備,再加上周圍郡縣的儲備,省著點用夠五千人吃半個月。李昖還有心情叮囑柳成龍,說拿出四十石來釀酒,慶祝一下天軍來援。

可柳成龍前往附近村鎮一調查,發現麻煩了。朝廷手裏掌握的,都是賬面上的數字,戰爭打得這麽大,該燒得燒,該跑得跑,倉庫早就見底了。平安監司李元翼說得更幹脆:“現在官府手裏的糧食,一千人的明軍都供給不起。”

更倒黴的是,柳成龍手底下連個使喚的人都沒有,全跑光了。幸虧柳成龍是個能吏,召集了一批年輕公務員,挽著袖子上陣,象冬天的土撥鼠一樣在平安道掘地三尺,最後總算在嘉州湊出來五六百石。至於靠近前線的定州,是一點糧食都沒了。這意味著一旦明軍進攻平壤,糧草必須得從後方運,征集民夫又是一件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