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1592(下) 第二十章 大明第一間諜(第2/4頁)

他的名字,就叫做郭國安。

許儀後與郭國安的故事,在那之後就中斷了。但正如我在上一章結尾時說的,在事隔八年之後,整個抗日援朝中最富傳奇色彩的一個間諜故事,現在要出演下集了。

話說諸葛贊畫破解了這個字謎,認出此人叫做郭國安。但茅國器對這個名字完全不熟悉,仍舊一頭霧水,他帶著信往回走,一邊走一邊琢磨,忽然想起來,他身邊的參謀史世用,是錦衣衛的人,很有頭腦。這些事,說不定錦衣衛能知道點端倪。

他拿著信找到史世用,說先生你知道這怎麽回事麽?史世用接過來一看,不禁喜上眉梢,連拍大腿:“郭國安,他果然是個信人啊!”

“這麽說你們認識?”茅國器糊塗了。

“早認識了。”

“你們在哪認識的?”

“日本。”

茅國器一聽,傻了。那會兒出國不像現在這麽便當,普通老百姓根本沒機會也不想出去。史世用輕描淡寫地說在日本見過郭國安,沒法不讓他震驚。

“對錦衣衛來說,沒什麽是不可能的。”

這句話是我虛構的,但我相信當時史世用肯定對茅國器說了類似的話,而且還說得十分驕傲。

讓我們把時間稍微往調一下,調回到萬歷二十年的年末,看看錦衣衛究竟在日本策劃了什麽大事。

在萬歷二十年的年末,日軍在朝鮮半島的攻勢已經停止,宋應昌和李如松正在遼東蓄勢待發,朝鮮國王困守義州,每天哭哭啼啼。

當時還是兵部尚書的石星,仔細地研讀了朱均旺帶來的許儀後報告,又綜合了朝鮮以及明軍搜集來的各路情報,驚奇地發現,日軍開戰前後的動向,與許儀後的報告驚人地吻合。

石星心想,這是一個重要的人才,他應該可以發揮更大作用。於是他提筆給福建巡撫許孚遠寫了封信,讓他派精幹的人前往日本九州,去會一會這位許儀後。許孚遠接到石星的請求以後,很快召見了兩個名色指揮使,一個叫沈秉懿,一個叫史世用。沈秉懿老不堪用,很快被淘汰,許孚遠見史世用這個人器宇軒昂,談吐不凡,就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他。

萬歷二十一年六月,史世用把自己化妝成商人,和另外兩位同伴張一學、鄭士元乘坐海商許豫之船前往日本。他一路飄洋過海,最後在七月四日登陸於九州平戶川的內浦港——順便提一句,三十一年以後,一個叫做鄭成功的中日混血,是在這裏降生。

史世用登陸之後打聽了一下,發現自己下船下早了。內浦和薩摩雖然同屬九州,距離還是差的有點遠。他再一打聽,得知島津義久和許儀後去名護屋去見秀吉了。他膽子不小,直奔名護屋而去。到了名護屋以後,他與張一學兵分連兩路,史世用去找許儀後,張一學、鄭士元負責去把名護屋的地理形勢偷偷畫下來。

名護屋是日軍的侵朝大本營,軍隊補給俱從這裏發出。有朝一日萬一明軍打過來,這些情報便有了用武之地。

專業的情報人員,素質就是不一樣。史世用沒費多大力氣,就聯絡上了許儀後。許儀後對史世用的到來喜出望外,他萬萬沒想到大明居然會派人來主動聯絡,這對於一個寂寞的海外赤子來說,該是多麽大的安慰。

不過許儀後沒有被喜悅沖昏了頭。名護屋是秀吉的地盤,耳目眾多,他讓史世用先返回內浦,稍微聯絡。

八月十三日,秀吉跟島津義久談完了事,讓他返回薩摩。許儀後找了個機會開小差,溜到了內浦,並於八月二十七日見到了史世用、張一學、鄭士元和許豫。史世用向他提出來,聽說島津家對秀吉一直不滿,能不能見一下。

島津家當初在島津義久的帶領下,於戶次川之戰打敗豐臣軍,種下了禍根。後來秀吉親自率大軍討伐九州,為了保全島津家,義久不得不宣布出家歸隱,把家督之位讓給弟弟島津義弘,投降秀吉。

在去年六月份的梅北一揆中,島津義久在秀吉的逼迫下,不得不要求自己的三弟島津歲久剖腹自盡。所以要說島津義久對秀吉沒有怨恨,是不可能的。

許儀後說,要見藩主不易,不如先親近他身邊的重臣。內浦港恰好屬於島津家重臣伊集院忠棟的領地,應該先去拜會一下他。

九月初三,許儀後帶著許豫、史世用前往伊集院忠棟的府邸,名義上是作為客商拜訪,由許儀後做翻譯。伊集院忠棟老奸巨猾,一見許豫就眯著眼睛說:“我看你不像是商人嘛。”許儀後趕緊說:“也算是大明的一位武士吧。”兩邊都試探著說了幾句客套話,沒談出什麽實質內容。伊集院忠棟倒沒細究,還送了一副鎧甲給許豫。

沒想到這次會面,不知為何被泄露出去了。到了九月十九日,有個叫玄龍的和尚跑來找許豫,說“你是不是大明福建官府派來偵查情報的呀?”許豫也是個有膽識的人,也不否認:“沒錯!你們侵略高麗,胡作非為。我們萬歷皇帝不願意殺戮太重,派了沈惟敬來講和。許軍門派我過來調查你們的虛實,看你們有沒有誠意。”這一番話半真半假,玄龍和尚也怕自己擔上破壞和談的罪名,只得悻悻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