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僥幸?

溫水煮青蛙之計,在這個時代能道出此計的恐怕也只有江哲了……

時間回至十日之前,那一日,江哲與賈詡算出西涼馬騰會出兵武關,而賈詡,便以此道出了對策。

早先是胸內空空如也,實是沒有什麽可以說的計謀,是故江哲才閉口不言,叫他人先道出計謀,而後他再用超越這個時代的眼光加以改善,但是叫人好笑的是,他的這般做法卻是被荀彧、荀攸、郭嘉等熟悉人士視作謙遜之舉,心中更是大為贊賞;而對於其余人等,亦對於江哲如此平易近人心存好感……

而如今的江哲早已不是當初到這個時代,靠賣弄兩千年之後學識與一些小聰明叫他人不敢小覷,雖說還是有些不符他大儒的名號,但是……呵呵,誰會知道呢?

善謀如郭嘉、荀彧、荀攸等人,善斷如戲志才、李儒、賈詡等人,如此多的英才,俱是心中肯定一事:此子,世間奇才也!

世界,總是那麽得奇妙,叫人難以捉摸……

然而時隔三年,如今的江哲自是可算是‘胸有點墨’,不過當初的‘良好習慣’卻保留了下來,集思廣益……

言歸正傳,話說當日江哲依著奇門遁甲所顯示的卦象,結合賈詡的推斷,得出了涼州刺史馬騰起兵的結論。

為了證實此事可信與否,江哲當即差賈詡派人前往武關,若是西涼馬騰當真起兵來犯,便將江哲的親筆所書交與武關守將潘央。

除此之外,江哲又暗暗派遣趙雲、張遼、徐晃、與從安眾返軍的曹洪四將,逐步將廬氏附近的散居百姓遷往魯山。

得知洛陽太守鐘繇被長安白波黃巾所攻,失卻城池,退守虎牢關,江哲倒是極其想將司州南境的百姓盡數遷往兗、豫兩州:洛陽一失,事關重大,若是說虎牢關尚還有險要可守,然而初得的宛城卻是無有絲毫屏障,若是白波黃巾揮軍南下,恐怕數日之間便可奪取宛城,許都如何趕得及救援?

戰爭,打的就是後勤,打的就是後備!

恐怕沒有人會比江哲更為清楚其中之事,後勤之事通俗易懂,暫且不論,那什麽是後備呢?

礦產、馬匹、米糧等戰略資源自是可算後備,但是比起這些更為關鍵的,便是人力!

在這個冷兵器的時代,什麽消耗得最快?

兵源!

對此,江哲倒是看過一篇報道,說是東漢末年全國總人口乃有五千多萬人,然而到了三國末期,魏蜀吳三個國家總人口卻只有寥寥數百萬,試想而知,這長達一百多年的戰亂中,究竟折損了多少條活生生的性命?

人,才是一切的根本!

話說當天,賈詡提出清野堅壁、遷走此地百姓之良策後,江哲當即便欣然應允,不過想了想,他還是問出了心中的一個疑問……

“文和,你說我等遷走此地百姓,那馬騰麾下兵馬在此處得不到補給……如此一來,他……他還會一路追來麽?若是他率軍返回,文和設下的計謀豈不是成了水中月、鏡中花,白白忙卻一陣?”

“這……”賈詡聞言一愣,隨即額頭有些冒汗,虧自己想了那麽多,竟是不曾想到有此疏忽,若是他馬騰見到司州如此情景,止兵不前,如此自己豈不是徒勞無功?這如何使得?

“馬壽成……”好似不曾看到賈詡臉上的憂郁之色,江哲起身走向帥門處,望著外面營內的景象,口中喃喃念叨一句,他心中自是依稀記得一事:後世傳聞,那馬騰是漢伏波將軍之後,極為忠心漢室,皺皺眉,他轉身問道,“文和,你可知馬壽成為人?”

“為人?”賈詡聞言一愣,詫異問道,“恕門下不解司徒話中含義……”

“我是想問那馬騰是當真忠心漢室,亦或是別有所圖……”

“這個,”賈詡低頭一思,緩緩搖著頭,口中猶豫說道,“門下亦是道聽途說:傳聞馬壽成為人豪爽,胸無城府,尊漢室正統,想來不會有差……僅觀他此行便可得知,驅兵跨州以擊曹公,莫非他想著占據許都不成?依門下之見,他應當是欲起兵誅伐曹公,恐怕別無所圖吧……”

“如此……”江哲點點頭,細思片刻之後,舔舔嘴唇,徐徐步回帳內,對賈詡遲疑說道,“那……倘若是給那馬騰留下些許米糧,他是否會引兵向前……”

“唔?”賈詡聞言面色大愕,拱拱手急切說道,“如此豈不成了資敵之舉?司徒怕是不知,門下出身西涼,自是極為了解西涼概況:西涼土地多貧瘠、少肥沃,又兼地處邊境,時而得外族肆擾,是故西涼民風極為彪悍,司徒恐怕難以想象,當初天下大旱,彼處百姓之中青壯乃為了一口米糧,大打出手,其中不乏因此斃命者,此事乃門下幼年時親眼所言,斷然不敢糊弄司徒……

而馬壽成麾下西涼軍,大多乃是當初前涼州刺史董卓麾下軍隊,自董卓斃命之後,其麾下將士多有逃竄西涼者,而此刻,馬騰趁勢而起,收復董卓舊部,故而為一方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