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宣和三年的春節剛過,負有與皇上面議招安大計重任的宋江一行,就頂風冒雪登上了赴京旅途。

之所以選擇這個時候動身,一則是因為此時天下城鄉都在過年,各州府縣鎮包括京城汴梁的防範盤查都比較松弛,宋江一行在外活動遇到麻煩的可能性較小一些。二則也是只爭朝夕的意思。接受招安的方針大略既然是幾經周折終於確定,那就是越早談成越好,省得夜長夢多。另外,梁山泊也無有過年期間概不議事的官府律例,不按常規出牌,是綠林的一貫作風。

宋江此行,除了帶著肩負特殊使命的關鍵人物燕青,還帶了戴宗、李逵以及兩個貼身隨從。

本來宋江是只要戴宗和兩個隨從跟著自己和燕青赴京即可。戴宗是專搞外線情報工作的,散布在各城鎮的聯絡點他都熟悉,到了汴京後的衣食住行一應雜務有他來安排就足夠了。但李逵得知宋江要輕裝簡從進京,便堅決要求隨行護衛。

盧俊義、吳用顧慮李逵生性魯莽怕他在外惹事,都不同意他去。宋江原也不要他跟去,卻架不住他的反復請求。宋江就考慮到,李逵雖然魯莽,但有他的長處,那就是對自己的一片忠心。

在梁山泊眾頭領中,若論對宋江的耿耿忠心,李逵應為當之無愧的第一人。他以一介野夫而能與許多曾為朝廷命官身份的頭領比肩而坐,並駕齊驅,全仗宋江的一力提攜。李逵這個人頗能知恩圖報,單憑宋江對其不計尊卑平等相待這一點,他便甘為宋江赴湯蹈火。更兼李逵勇力過人、一身是膽,倘若發生點什麽意外,有沒有這樣一個人在身邊,宋江的安危確實大不一樣。所以最終宋江答應了李逵的請求。

宋江與李逵約法三章,在外一不得酗酒,二不得單獨外出,三不得管閑事。李逵自然是滿口應承。吳用深知李逵的承諾恰似放屁一般,事到臨頭都會丟到九霄雲外去,但見宋江已允了帶李逵同去,也不好再多說什麽,只能暗暗叮囑戴宗,務必將李逵約束住。

扮作商賈的宋江一行於元宵節前夕的一個下午到達汴京,住進泰和旅店。旅店的管事已先期接到由山寨情報系統傳過來的秘密指令,為宋江一行備好了適宜的住宿房間。

在巨桶熱湯中洗去一路風塵,略作休息,用過店裏為他們準備的雖不奢華卻頗為精致的接風晚餐,已接近戌時光景。

燕青換了一身幹凈衣衫,當晚便出門去李師師處探訪。宋江與其他人就在店裏歇息等候。

李逵聞聽外面過年的氣氛熱鬧得緊,心想既然此刻無事,何不去街上走走,看看京城的花燈彩炮,卻不強似悶在這鳥店裏坐禪。因見宋江、戴宗一臉心事,毫無外出觀光之意,他又不敢造次開口,只好自回房間,百無聊賴地躺下去。其實他也走得乏了,身體挨上床鋪,不大會兒工夫便鼾聲如雷。倒是宋江和戴宗,惦著燕青此去的成敗,仰在枕上聽著外面街市上的喧鬧聲,直至深夜尚難入眠。

這上元節前夕的汴京之夜,端的是花團錦簇,盛況非凡。

原來在宋初時,規定元宵節放燈只有三天,即正月十五及其前後各一天。至太祖乾德五年,以當今朝廷無事,五谷豐登,宜縱士民行樂為由,下詔增放燈火兩日。太平興國六年,太宗正式定下上元節五夜燈制。到了宋徽宗年間,北宋的奢靡之風登峰造極,汴京元宵燈會的規模便發展得更大。每年從臘月初一起,就開始了所謂的預賞元宵,一直折騰到正月十五,再掀起舉市觀燈狂歡的最後高潮。

在此期間,汴京城裏的各個主要活動場所悉起山棚,張樂陳燈。宣德樓前更是布置得彩燈萬盞,金碧交輝。還有那些伶人樂班,夜夜在露台上演劇作戲。是以這些日子,每到天一擦黑,街上便熱鬧起來,無論尊卑富貧,俱各走出家門,在這龍燈鳳燭、笙歌弦樂中盡興遊樂,直至更深夜闌方休。時人晁沖之有《傳言玉女》詞描摹上元燈節情形曰:

一夜東風,吹散柳梢殘雪,禦樓煙暖,正鰲山對結。簫鼓向晚,鳳輦初歸宮闕。千門燈火,九街風月。繡閣人人,乍嬉遊,困又歇。笑勻妝面,把朱簾半揭,嬌波向人,手撚玉梅低說。相逢常是,上元時節。

諸如此類詩詞當時甚多,比如:“宣德樓前雪未融,賀正人見彩山紅。九衢照影紛紛月,萬井吹香細細風。”“憶得當年全盛時,人情物態自熙熙。家家簾幕人歸晚,處處樓台月上遲。”皆為記敘北宋上元盛況之作。本書難以盡述,窺其一斑可也。

且說燕青離了泰和旅店,無意觀賞這良辰美景,一心只系在如何完成那樁重要而尷尬的使命上。他避開熙熙攘攘的大道,只揀著偏僻便捷的小巷行走,仗著路途熟悉,很快便來到了鎮安坊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