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第2/3頁)

其結果他當然不是人家的對手。就在他身中數刀處境瀕危之際,突然有人暗中出手,神速地幹掉了那個街霸,並攜他逃出了殺人現場。這個人,便是回占魁後來的義父,一個終生未娶的職業殺手。

此人闖蕩江湖半生,一貫獨來獨往。但隨著年事的漸高,他產生了尋找一個徒弟和幫手的需求。回占魁的身世秉性以及膽量體魄,十分符合他的選擇標準,因之被他納入視野。

救下回占魁並收其為義子後,老殺手對回占魁即進行悉心調教,在不長的時間裏,便使其具備了一個殺手的基本素質與技能。而在此後的不斷實踐中,回占魁更是全面而深入地獲得了老殺手的真傳。至若幹年後,老殺手因在一次行動中不慎身中毒鏢一命歸西時,回占魁在黑道上的名頭,早已不亞於乃師乃父。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老殺手有感於自己不得善終的悲慘下場,在臨咽氣前勸告回占魁就此改弦更張,開家店鋪平安度日。回占魁在厚葬了義父後,倒確是遵其遺囑,用以往的積蓄開了一家浴堂。但他並不能抵禦住高額酬金的誘惑,從此堅決與黑道生意絕緣。而且此時他手下也有了若幹嘍啰,加之與三教九流的應酬和吃喝嫖賭的花費,僅靠經營浴堂,手頭很不寬裕。因此他只老實了幾天,便又開始重操舊業。而那浴堂掌櫃的身份,就成了掩飾其主要勾當的幌子。

十幾年來,回占魁在黑道營生上一直不乏訂單。之所以如此,除了他的專業能力比較過硬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一貫遵守老殺手的訓誡,非常信守“職業道德”。只要是承接了訂單,無論冒多大的風險,無論要付出何等代價,他都會不打折扣地圓滿完成主顧之托。弄虛作假或知難而退的情況,從來不曾有過。他的這種高度的“敬業精神”,在黑道圈裏可謂有口皆碑,所以當年蔡府管家才不惜重金聘用了他。

但是誰也沒想到,一向極為守信的回占魁,卻破例在這一單生意上做了手腳。究其原因,就是他看出了在夏永濟身上隱藏著難以估量的財富。

人類這種動物的心理,往往是復雜而矛盾的,回占魁這樣的人尤其如此。一方面,幼年的生活陰影和多年的特殊經歷,使他養成了一種行為慣性,隔一段時間不做點黑道生意,他就覺得過得空虛。而且由此得來的傭金,早已成為其生活的主要來源。但另一方面,十多年的陰暗行徑,也使他感到了疲憊厭倦。殺手這一行,畢竟是個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行當,其精神壓力遠非常人所能想象。再者老殺手之死也給了他不小的觸動。如果一直這麽幹下去,說不定哪一天,老殺手的下場就是他的下場。所以盡管他後來又忍不住重操舊業,但對老殺手勸他金盆洗手的遺囑,他並未完全置之腦後。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他的思想就是反復在兩者之間徘徊不已。他曾幻想,如果能接到一宗巨票,一舉賺足確保其後半生安享富貴之財,那麽便鐵了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罷。可是他隨之便搖頭自笑,誰的人頭能值那麽多錢?即便是有那麽一顆貴若金山的人頭,那是以他的能力能拿得下來的嗎?

殊不料夢想居然照進現實。有一天,上蒼還果真就把一個價值連城的夏永濟放到了他的面前。若是能套出夏永濟口中的秘密,勝過玩一千回夜黑風高的遊戲。這樣的機會,此生不可能再有第二回。在回占魁窺破隱含在夏永濟身上秘密的那一瞬間,一個極其誘人的設想,便在他的大腦裏不由自主地油然而生。

這個設想令回占魁激動萬分絕難舍棄,因此,他不惜破壞道上的規矩,陽奉陰違地留下了夏永濟的性命。他估計,憑著他一貫的信譽口碑,不會有人懷疑他另作他圖。

讓回占魁極為惱火和沮喪的是,由於一夥來歷不明之人的意外插手,竟致其自謂十拿九穩的行動計劃付諸流產。他當然是不會甘心就這麽算了。那夥人是什麽人?夏永濟是死是活?如果活著下落何在?事後他曾讓手下進行過大力調查,但是折騰了很長時間,也沒查到有用的線索。

據回占魁揣測,夏永濟經此一劫,即便還活著,亦斷然不會再留在汴京。而超出這個地界去找,就非其能力所及了。一場美夢就此成空,回占魁仰天長嘆,看來這筆橫財注定與他無緣也。好在種種跡象表明,他在此事中的造假行為並未暴露,他依然可以在汴京以固有的方式謀生。

只是說來也怪,從此之後,他的訂單便開始減少,後來甚至一年半載都等不來一樁像樣的買賣,這便使他的財源逐漸陷入匱乏。他暗想這大約就是上蒼對他違背“職業道德”所給予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