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第3/3頁)

給王子善傳信雖然也要費周折,但相對於劫牢闖關,卻是容易得多。正好蔣宗堯現在不在山寨,操作此事的時間綽綽有余。王子善的勢力方圓百裏無人不曉,無論哪路杆子,要公然與其翻臉,都是不能不慎重考慮一下後果的。如能讓老佛崖迫於壓力放人,當然是最好不過。宣孟營這般思忖著,點頭應道:“行,這樣也好,我回去就想辦法。不過這也得找個適當機會,不便操之過急。”

“是這話,欲速則不達,一切由你相機行事。”鐘離秀對宣孟營的慎重態度完全贊同。

“好,就請秀姐再耐心等幾天。”

說話間一頓飯的工夫差不多也就到了。待鐘離秀放下飯碗,宣孟營最後向她表示,他此次所用的打入囚牢之計,可一而不可再,不知今後還能否找到其他借口再進囚室聯絡,但他會密切關注有關情況,無論事態有何變化,他都會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努力救她脫險。言畢,他給鐘離秀留下了一把匕首,便收拾起碗筷離開了囚室。

看著宣孟營的背影消失在門外,鐘離秀一時間覺得方才之事恍然如夢。她真是做夢也想不到,在此山窮水盡之時,居然得到了這樣一個峰回路轉的機緣,居然遇上了宣孟營這樣一個俠義漢子。一陣陣的激動心潮,這時倒比方才翻湧得更甚。不過,理智提醒她,事情未必會盡遂人願一帆風順,其間環節很多,變數難料,所以對此事的結果,眼下還不能過於樂觀。

宣孟營進入囚室的舉動是否一定沒有引起旁人的懷疑,宣孟營能不能不露馬腳地把消息傳出,傳出消息須待幾日,蔣宗堯會不會提前返回山寨,這些都是問題。但更重要的問題還不是這些,而在於假定是宣孟營以最快的速度傳出了消息,王子善亦立即向老佛崖發出了索人通牒,事情將會如何發展。

鐘離秀靜心想來,估計是存在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像她和宣孟營所希望的那樣,老佛崖迫於王子善的壓力放人賠罪;而另一種可能則是,老佛崖方面一不做;二不休,咬緊牙關死不認賬,並斷然將她殺掉滅口。假如是這樣,把消息傳給王子善,豈非不但不能化險為夷,反倒把她更快地推到了鬼頭刀下了嗎?情急智疏,方才只想到了前一種可能,而現在回過頭來再想,老佛崖拒不認賬的可能性,卻是比前者要大得多。

宣孟營已經離去,欲與其再做進一步的商議已來不及。但鐘離秀並沒後悔。因為經過再三思考,她認為自己的主張並不為錯。現實情況是,無論消息傳出與否,其實她都是兇多吉少。既然如此,就不如力爭主動。那樣,即使她最終仍難逃一死,亦不致死得無聲無息。再說,王子善也不是個頭腦簡單的莽夫,他在與老佛崖進行交涉時,也不會不做好制約對手的相應準備。

想透了這些,鐘離秀的心情漸漸平定下來。橫豎是一賭,賭輸賭贏,悉憑造化吧。即使出現了最壞的情況,她自信,有宣孟營留下的匕首在身,她也絕對能死得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