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第2/3頁)

豈料當宗澤登堂入室說明來意,卻搞了他一個目瞪口呆。原來宗澤到此,非但不是欲找碴挑釁,反而竟是向他賠禮道歉來了。

宗澤的這個舉動,也是出於孟太後的指點。

解鈴還須系鈴人,孟太後知道,雖然她軟硬兼施暫且壓住了馮振,但要徹底消除馮振的怨氣,還得宗澤親自去給馮振送個面子。所以,當她召見過馮振後,緊接著又召見了宗澤。與宗澤談話用不著像對待馮振那樣迂回,孟太後直言告誡他,大丈夫能伸能屈,小不忍則亂大謀。一個胸懷遠大抱負的人,在任何時候都不可意氣用事。你宗汝霖的抱負是什麽?是重整河山振興大宋。這也是舉國上下寄予你的殷切期望。為了完成這項壯舉,你不但需要不辭勞苦不畏艱險,還需要在必要的時候逆來順受忍辱負重。歷史上有許多名將壯志未酬抱憾終生,不是敗績於陣前,而是失利於陣後,這種教訓你須記取。如今汴京復蘇,民心復聚,士氣復昂,正是你銳意進取之時。倘若因小失大,恐不僅令前功盡棄,甚至有不測之危,豈不使親者痛而仇者快乎。

聽了這番推心置腹的勸說,宗澤感動得無以復加。孟太後身為後宮至尊,不是面對至親至信,其言絕難直率如斯。宗澤沒想到這個與他僅有一面之識的孟太後,對他的評價是如此之高,關愛又是如此之深。且不說什麽崇高抱負雲雲,單沖著孟太後的這份苦心,他就深感辜負不得。所以當下他便將那禍福由天的沖動念頭拋到了九霄雲外,沒作任何辯解,即肅然表示,老臣一定謹遵太後教誨,妥善處理此中矛盾。感激涕零的話他一句沒說,他知道也不用去說。最好的謝恩方法,就是以實際行動將事情挽回。於是,便有了這個令馮振料想不到的拜訪。

宗澤終是飽經風霜深諳世態,那種言不由衷曲意俯就的勾當,他不是不會做,而是不屑做。但真是要非做不可,他的演技也並不差。和顏悅色地說明來意後,他就讓隨同前來的甘雲等侍衛給馮振送上了“聊盡地主之誼”的禮物。禮物是汴京佳釀“皇都春”以及上等慈溪茶餅各十斤,並精致酒器茶具各一套。其物雖不算特別貴重,卻是典雅不俗,而且皆為市面上的稀缺之物。

然後宗澤將隨員們屏下,自己單獨與馮振進行了交談。在交談中,他再次檢討了自己的處事急躁之責,表示了對馮振在現場克制態度的佩服,並解釋了他當時之所以那麽性急,蓋因唯恐有人借機煽風點火制造騷亂。訴明內中多有苦衷,希望馮振包涵。進而他又表示,他與馮大人素無嫌隙,仰仗之處甚多,今後還請多為關照。而馮大人如有所需,他亦願盡力幫忙。

馮振從最初的驚異中回過神來之後,醒悟到這出戲必定又是孟太後的著意安排。他自然不會相信宗澤能心甘情願地向他低頭服軟,但不管怎麽說,作為一個重權在握的封疆大吏,這位老帥能在表面上降尊紆貴做到這一步,也算不易了。官場上關系復雜風雲莫測,明裏開罪一個人,暗地裏不知會樹敵幾許。冤家宜解不宜結,既然對方主動送來了梯子,若還堅持不肯就梯下樓便很不明智了。這把算盤珠,馮振在肚皮裏撥拉得很清爽。

因此,當聽完宗澤那番和風細雨表述,馮振原本冷若冰霜地端著的那個架子,也就慢慢地放了下來。他說看來這事裏邊確實是存在些許誤會,既然宗留守話已說開,下官也不會放在心上。只是皇上交辦的差事未曾落實,卻教下官甚是為難。

宗澤馬上回稱,此事馮大人不必過慮,協助馮大人辦理皇差,乃為宗某本分。此事已經交付有司料理,估計明日便會有個結果。

這倒不是宗澤的虛假搪塞,而是他事先確有措置。因為宗澤明白,欲使馮振真正心平氣和地返回應天府,“拆洗女童”一事不可或缺。解開矛盾扣結,這事是個關鍵。所以他在來驛館之前,便先找宿向榮議定了辦法。

宿向榮是老汴京,對汴京城裏的民眾狀況非常熟悉。他說現在有很多市井貧民,特別是外來流民,生計十分艱難,衣食俱無著落,正巴不得為孩子找個吃飯的去處。去當“拆洗女童”,也是一條出路。這事本不難做,只是馮振的做法錯了。

宗澤問他,假如讓他去做,能征到多少人。宿向榮想了想說,多了不敢說,五六十個總還有譜。宗澤又問他達此數量需要幾日,宿向榮說若多派幾組人分頭去征選,只要方法得當,估計一日即可完成。對應征者還須設點門檻,比如必須容貌周正、體健無疾、粗通文墨等。老百姓的脾性就是這樣,凡事你越強迫他做,他越避之不及,而你越限制他做,他反倒越趨之若鶩。宗澤笑道,你這個宿參軍,看似厚道木訥,原來也是詭計多端。宿向榮亦笑曰,皮毛而已,若連這點心得也無,這些年的俸祿也白吃了。宗澤了解宿向榮不是個言過其實之人,心裏就有了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