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第3/3頁)

馮振料想宗澤在這事上不會拿假話去哄他,臉上浮起了真正的笑意,語氣也客氣起來,說此前未將征選女童之事知會宗留守,原也是不想給宗留守添麻煩。既蒙宗留守熱心幫襯,下官恭敬不如從命,就拜托宗留守費心了。不過話雖如此說,他心裏卻存疑,這事已被自己煮成了夾生飯,宗澤回鍋再炒,能炒出多大起色?

不承想果如宗澤所言,自次日午後起,便有一撥一撥的女童被陸續送到驛館。及至黃昏時分,被集中到驛館的女童已達七十五人。而且這些女童,雖然衣衫破舊,卻皆長相不差,比他先前強征去的那些中看得多。馮振大喜過望,命女童們沐浴更衣後,親自從中遴選,最後定下了風韻容貌俱佳者三十六名。從數量上說,三十六名不可謂多,但從質量上講,這批女童卻是超過了馮振的預期。馮振揣測,能帶回去這樣一批妙齡少女,討得趙構歡心絕無問題。

經過日前的風波,馮振也接受了教訓,認為這事還是以見好就收為宜。於是他便主動向宗澤表示,湊足此數足矣,不必過於勞神。這使得宗澤感到,馮振這個人還不是一點好歹不懂,做事知道留有余地,看來他回去在趙構面前搬弄是非的情況,應是不會發生了。還是常言說得好,後退一步天地寬哪,宗澤感慨地想。

馮振回去的表現還真算不錯。一來,他帶回去的女童不但全部得到了趙構的首肯,而且由於其中有四個人“深合朕意”,他被賜予了豐厚賞金;二來,他在內心裏其實對宗澤亦不無欽佩,也明白如果搞掉宗澤,對朝廷並沒好處。所以他不但不曾惡意告狀,反而在奏報中為宗澤的不合聖意處做了一些解釋。他說那牛亨吉名為金使實為金諜,刺探了中原大量軍事情報,縱其回國危害極大。這個禍害本應斬首,宗澤正是考慮到兩國關系,才對他囚而未斬。至於信王趙榛的下落,他解釋道宗澤之所以未將有關情況及時上奏,乃因種種說法俱為虛傳,信王是否真正脫險,目前還是一個疑問。

關於曾受孟太後召見一事,馮振不能省略不奏,但他隱去了其事的內因,只說是太後對皇上非常關心,特地命他轉達問候雲雲。

馮振邊說邊察言觀色,未見趙構流露不悅之意,心裏竟生出些許慰藉,並對自己的仗義之舉頗有點自我感動。只是當說到孟太後召見時,他發現趙構眉宇微蹙,似乎若有所思。憑經驗,他感到這並不是皇上對他有什麽不滿。可這事為何引起了皇上的注意呢?馮振一時有些納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