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往事如煙(第2/2頁)

徐平倒是忘了這一點,福建移民來之前,集中在一起的本地幾百家農戶也難找出幾個認字的,有的人漢話都說不利索,各種技術的推廣不知費了多少事。沒想到這些福建人一來,讀書人竟多到能讓印書量明顯上升,這倒是一個意外之喜,很多時候讀書人的作用還真是不可替代的。

想了一會,徐平把譚虎叫來,吩咐他去找段方,以及高大全和黃天彪幾個人,晚上把移民的小首腦都叫到自己院子裏,有話要找他們談。

移民到來正趕上農忙時候,徐平怕耽誤農時不敢折騰,只是讓他們自己大略分了組,由段方和黃天彪帶了縣裏公吏帶著他們忙碌。現在季節過去,水稻都已經插秧,甘蔗邊開地邊種,反正種得晚一點只是出糖量少,能收一點是一點,開好了地下年種起來更方便。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秀秀在門口彎腰看著桌子上擺的七八盞燈,好奇問徐平:“官人,這是什麽燈?好亮!”

徐平道:“這是馬燈。”

秀秀撇撇嘴:“又騙人,這明明是油燈!”

“你說是油燈就是油燈吧。”

“官人,這裏面用的什麽油?怎麽沒有煙?”

“這叫煤油,油輕了當然沒有煙。”

“為什麽油輕了就沒有煙?煤油又是從什麽裏面榨出來的?”

“煤油當然是從煤裏面來的,不是榨出來,是蒸出來的。秀秀今天晚上我很忙,你不要在這裏問來問去了,有了空閑你再問好不好?”

“我也不稀罕問!對了,這個罩子——算了,我找劉小妹玩去!”

看著外面大群人進來,秀秀氣乎乎地跑進後院去,她還想問問那個透明的罩子是怎麽回事呢,官人明明說玻璃制出來給她制一面最亮的鏡子的。

這個年代透明的玻璃已經有了,不過透明的玻璃制品卻很少,大多都是來自海外,盛著價格不菲的玫瑰水之類的女人用的名貴東西。漢人都習慣用陶瓷器,玻璃制品的發展沒有動力,不能像前代那樣再冒充玉石,就更加沒什麽感興趣了。不過海外來的透明玻璃瓶還是很珍貴,有人會特意收集起來。

以前徐平也沒有燒玻璃的動力,又不能吃又不能穿,他也不指望這個給自己賺錢,中牟那個巨大的田莊已經吃不完花不完了。直到前些日子用附近的煤煉焦炭,這裏的煤雖然多但品質不好,煉不出能用來煉鐵的焦炭,只能用低一點的溫度煉成制鋼的炭,比木炭要好一些。這樣煉炭的過程中就伴隨著大量的煤焦油,徐平心血來潮把煤焦油分餾,竟然真制出了煤油。實際上他的前世煤油之所以叫煤油,就是因為最早是從煤裏餾出來的,不過這技術出現沒幾年的時間,就流行起了從石油裏制煤油,只在名字裏留下了些微痕跡。

石油要想利用涉及的技術路線太復雜,徐平實在是打不起那個精神,但從煤裏制煤油就簡單了很多,煉焦的過程中稍帶著就制出來了,徐平當外不會放過這種好東西。

有了煤油當然要制煤油燈,盛油的部分可以用瓷器,燈口剛好前些日子制出了馬口鐵,正好合適。但為了防風,透明的燈罩必不可少,有了煤油燈再像以前那樣用紙糊的罩子就太可惜了,徐平轉過頭來又燒玻璃。

這附近河流很多,郁江邊就產質量不錯的玻璃沙,這裏還產芒硝和石灰巖,都是澄清玻璃的材料。徐平也知道玻璃裏加鉛能提高透明度,如和縣裏就有鉛礦,所有的材料都齊備了,一點一點試也能制出透明的玻璃來。

今天是煤油燈第一次正式使用,秀秀看見了就有些不高興,以前有了什麽新奇東西徐平都是先給她的,這次外面這麽多盞,她還沒用過呢。趴在這裏纏著徐平問東問西,就是表達自己不開心,前些日子徐平逗她開心說的好亮好亮的鏡子,她就要催著徐平給她做。

再不是從前在田莊裏的閑散日子,徐平沒那麽多時間陪她玩了。真正的鏡子要用氨水和硝酸銀,氨水可以從煉焦廢氣裏收集再慢慢提純,或者直接用人畜排泄物發酵收集,硝酸銀卻很麻煩。關鍵是硝酸的制備,這個年代惟一可行的大概就是用濃硫酸和硝石蒸餾,濃硫酸又要用綠礬或者膽礬幹餾,這工藝倒是從唐朝就有了,可徐平哪有時間與心情慢慢一步步去試?他也就是隨口逗逗秀秀,要等到一切上了軌道自己有時間才會實際去做。

鏡子到底是個好東西,這個年代可以到處去騙錢,制出了玻璃就沒有理由不制鏡子,錢簡直就像撿來的一樣。

譚虎引著人進來,安排他們坐好,過來點起了煤油燈,一張桌子上放上一盞,亮得就跟白天一樣。

今天夜裏,是徐平第一次認真地跟這群八閩移民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