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2/2頁)

徐平雖然有心在這個方面著力,可暫時與他的鹽鐵司無關,有心無力。

提到了邕州的白糖業務,在座的幾個人都來了興致,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此時的邕諒路局勢。那裏是這個時代的熱點地區,各種新聞也多。

此時石延年也已經到了諒州上任,協助蔗糖務向南迅速擴張。徐平在的時候,本就已經擴到了憑祥峒和門州一線,經過去年一年,又擴展到了諒州。這也是為什麽今年白糖產量預計會大規模增加,不只是年景好,地方也大了許多。

而且隨著道路的修通,蔗糖務今年會擴展到交趾北部,那裏的土官已經從先前歸升龍府管轄改到了諒州屬下。

範諷徹底失去了留在京城的機會,終於安心去邕州上任。邊疆大帥的權限比較大,可以自辟屬官,一批原來郁郁不得志的東州逸黨成員遠赴萬裏,到邕諒路去追隨範諷和石延年,以圖建功立業。這些本來就是天天嘯聚山林,騎馬舞劍,想著效力邊疆的人物,剛好有了機會,到西南邊疆對著一幫小國土蠻施展他們的抱負。

如今的邕州雖然不如徐平在的時候發展得紮實,卻更加熱火朝天的熱鬧。曾經囂張無比的交趾現在成了肥肉,誰去那裏當官都可以撈一把功勞回來。

最開始的時候邕諒路的官員都推托不去上任,現在搶破頭要去。這個時候,那裏民事增加戶口增加錢糧很容易就能刷政績,軍政周圍已經沒有能打的,簡直就是放著大把功勞讓官員隨地撿。而且隨著人口增加,令人聞之色變的瘴氣也已經基本消失,最大的障礙已經消除,已經是大宋低級官員的福地。

談起邕州,徐平就不由有些懷念那時候的日子。雖然在遙遠的異鄉孤獨了點,但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在那裏改天換地,重造一個新的世界。

在嶺南的時候天天想著回京,回到京城了又想念那時的生活,人就是這樣,永遠都不知道滿足。不過這不知滿足的心,才是支持自己不斷前行的動力。

不知不覺間,一瓶酒下肚,陳酒後勁大,在座的六人都微微有了些酒意。

正在這時,外面看門的仆人進來稟報:“官人,外面來了一個異鄉的舉子,說是江西路建昌軍進士,名叫李覯,曾與官人在邕州相識。”

李覯?徐平不由想起自己離開的時候,那個雨夜為自己送行的年輕人。唉,說是年輕人,其實李覯比自己還大一歲呢。也對,今年春天開科,他也該考進士了。

“快,快,請他進來!”

如果不是旁邊坐著這麽多位同僚,徐平真想迎出門去。說真的,來到這個世界也有十年了,惟有這一個李覯,不是因為自己做出了什麽新東西,建立了什麽功業,又或者是當了什麽高官來敬重追隨自己。他是在邕州認認真真地研究自己的施政措施,這些措施帶來了什麽樣的效果,如何改變了許許多多人的命運,而在自己面前甘稱學生的。

常說人生得一知已足矣,徐平穿越千年,能夠在這個時代遇到理解自己的人,怎麽會不倍加珍惜?

不一刻,仆人領著一個年輕人進來。

李覯還是當年到邕州見徐平時的樣子,一身半新不舊的青袍,滿面的風塵之色,甚至背上依然有一把舊了的油紙傘,也不知道是不是當年那一把。

到了徐平面前,李覯深施一禮:“學生李覯,見過郡侯。”

徐平起身,扶住李覯的肩膀道:“不必多禮。來,來,我給你引見一下,在座的都是我的同僚,你多請教。”

在座的幾人中,王拱辰是上科狀元,劉沆和韓琦兩人都是榜眼,徐平本人也是天聖五年的探花一等進士,其他方偕、曹穎叔和王彬三人,雖然科舉名次不高,但登科都已經多年,官海浮沉也有十幾年了。面對李覯這個還沒登科的進士,自然都是前輩。

李覯上前一一見禮,眾人看徐平的面子,都和善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