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誰的官大?

聽了喬大頭的話,監門官的眼珠轉了轉,一時沉默不語。

京城不是什麽人想進就進的,宋朝雖然不限制人員流動,但到外地也需要正當的理由。最好的就是由當地官府開出的書狀,寫明人員的籍貫,姓名,年齡等等,因何要到外地去。外地人進京城,查的還要更嚴一些,最好就是有城裏的人作保。

但有一種情況是例外,那就是進京敲登聞鼓的。民告官,是皇帝牽制官僚的重要手段,幾任皇帝多次下詔不許官員阻攔。真宗朝時候達到極盛,基本上只要你能夠走到京城來,便就可以去敲鼓,甚至禦街上直接邀車駕。最離譜的時候,老百姓想看看皇帝長什麽樣子,都可以把皇帝的儀仗攔下來,而且明說自己就是想一睹天顏。看完了盡管回去吹牛,說自己也是見過天子長相的人了,什麽事都沒有。不過幾裏長的禦街,真宗走完能用上一整天,到天黑還出不了城。

後來實在煩不勝煩,才規定必須有正當理由才能邀車駕,不能為了雞毛蒜皮的事情就把皇帝的隊伍攔下來。再後來,劉太後垂簾聽政,必須要向宰執讓渡權利,才能保證自己的地位,告禦狀就收得越來越嚴了。不再是一敲登聞鼓就能夠上達天聽,而要經過層層審查,由諫院和禦史台,以即樞密院通進銀台司兩個系統,覺得實在有必要,才會把事情報到皇帝那裏。

到了這個時候,地方上的百姓進京敲登聞鼓,原則上是要層層告狀。覺得縣官不公,那就到州裏去告。對州官的處理不滿意,那就到轉運司和提刑司去告。這一級一級都不滿意了,才可以到京城來,敲登聞鼓,告禦狀。

那監門官想著,喬大頭這廝話裏的意思,只是被知縣駁回打了板子,便就直接告到京城來,自己完全可以不讓他進城,從哪兒來的回哪兒去。先到州裏去告了,再到轉運使司,到時候拿著轉運使司的判決再來。

不過,這是一般事情的處理步驟,涉及到邊疆軍情,又是例外。那是樞密院管著的事情,處理起來要簡單一些,一般不允許阻攔。

看眼前這廝乞丐一般的樣子,真的會有重大軍情?如果真有,因為自己的原因耽誤了,將來追究起來可吃罪不起。但如果是他謊報,進城惹出事情來,到時板子還是要打在自己身上。想來想去,不由左右為難。

喬大頭見監門官不再說話,覺得自己嚇住了他,不由洋洋得意,大聲道:“你一個小小的節級,耽誤了國家大事,小心砍了你的腦袋!還不快給爺爺松綁!”

監門官本來是有些猶豫,見這個賊乞丐竟然蹬著鼻子上臉,登時惱了起來:“你個殺千刀的賊乞丐,敢不是拿這話誆我?當我不敢打你嗎?!”

要是被這樣一個渾人把自己騙了,傳出去不是丟光了自己的臉面?想到這裏,監門官一拍桌子,厲聲道:“有什麽軍情,先說給我聽。若真是大事,自然放你進城!”

喬大頭仰起頭來,鼻孔朝天:“你一個小節級,鼻屎一樣大的官,也配知道國家大事?爺爺當年在嶺南,什麽樣的大人物沒有見過?朝裏的永寧侯知道嗎?當年在邕州的時候,第一次見面,就向我笑。他離開邕州,我還去送了呢!”

“你個賊骨頭,一看就不是什麽好人,也敢拿著永寧侯的名頭來嚇我?我這城門裏,一年到頭不知道有多少從南方來的,說認識永寧侯,想靠這話騙進城去。你這廝小地方來,這謊話已經不頂用了!想進城,先把軍情說給我聽!說的什麽發現黨項經作,到底是怎麽發現的,有多少人,你怎麽就認定那是細作了!”

喬大頭一愣,沒想到竟然有人用這借口進京城,自己可是正經跟徐平誰識的,誰想說出來別人還不信了。至於監門官問的話,那是萬萬不能說的,喬大頭好壞也是當過兵的人,知道軍情重大,哪裏能夠什麽阿貓阿狗的小人物就隨便亂說。

仰著頭,緊閉著嘴,喬大頭也不看監門官,也不說話。

監門官擡手就想讓手下兵丁打喬大頭一頓,看是廝的嘴到底是有多硬。

一邊的一個兵丁湊上來,小聲道:“節級,這廝也不知道是從哪裏學來的,說是有軍情要進京奏報,我們趕他趕不得,放他進城也放不得。不如這樣,一會等劉提轄歇過了午過來,把人交給他好了,省了我們的煩惱。”

“有理!還是你的腦子聰明,便就如此,先把這廝押起來!”

監門官眼睛一亮,對啊,自己何必惹這麻煩事,推出去豈不是好?

城門這裏除了監門官守著,還有皇城司的人。他們不管雜事,專門幹的就是刺探民間奇事傳說,以及官員的隱私。今天有哪個官員出城了,什麽時間出去,什麽時間回來,出去做什麽,皇城司都有單獨的記錄,記著黑賬。監門官的記錄每天都要上報禦史台,皇城司有自己的一套,並不靠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