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2/3頁)

向呂夷簡拱手,徐平道:“相公,三司所能招納的人手就只有這些,再想多招急切間也不可能。古人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能從器具上想辦法。下官在棉布務裏試了新的紡織機具,不用畜力,而是用水力帶動,效果極佳。用同樣的人手,織出來的布比原來使用畜力時多了一倍不止。為今之計,可以不招人,而是把機具改成水力的,就可以解來年的燃眉之急。”

呂夷簡道:“你一向心思靈巧,多有發明,三司獲利良多。如果真地有這種用人少又織布多的器具,自然是好事,如果合用當有賞賜。”

“相公謬贊,下官如何敢當?只是京城地處平原,河流雖多,能夠利用水力的卻很少。如今可以利用的河流,都建有水磨務。為了來年不誤了織布所需,下官想請廢西水磨務,把那裏改成織棉布的工場。原來西水磨務所出的米面,挪到他處改用牛騾拉磨,也誤不了事。如此一來,兩不耽誤。”

聽了這話,呂夷簡笑道:“何必多此一舉!你把織布的挪往他處,用牛騾拉著豈不是好?西水磨務供應著大內和城內禁軍所需的米面,如何能廢?”

“相公有所不知,織布不能忽快忽慢,用水力可以築壩蓄水,修渠泄水,比牲畜平緩得多。而磨米面不需要如此平穩,兩相交換並不耽誤。”

呂夷簡連連搖頭:“胡鬧!使不得,使不得!聖上在這裏,大內所需且不說,城內數萬大軍所需的米面可不是小數,不敢出絲毫差錯!你一廢水磨務,少了禁軍的口糧,一旦喧鬧起來,你可知道後果?”

“怎麽會少了呢?只要計劃得當,備好余糧,或者是先讓新的磨面所在建好再廢水磨務,並不會出什麽差錯。此事下官已籌劃良久,應是萬無一失!”

呂夷簡只是搖頭,面上出現了一絲無奈,好似對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徐平,你尚年幼,有的事情考慮不妥當,人之常情。京城所有的水磨務都不可廢棄,你只管另想辦法,此法絕不可行!這不是我難為你,是因為你經歷的世事尚少,明不明白?”

徐平沒想到呂夷簡會堅決反對,自己籌劃此事已久,所有可能出現的意外都已經考慮到,甚至中間過渡階段所需的米面已經開始儲備,怎麽就不可行呢?

不自覺的,徐平擡頭向趙禎看去。趙禎皺著眉,只是微微搖了搖頭,沒說什麽。

徐平又看坐在呂夷簡一邊的王曾,王曾嘆了口氣:“口糧為軍隊之本,不可以有一絲一毫的疏忽。呂相公說的沒錯,徐平,你別想辦法,水磨務無論如何不能動。”

一處西水磨務,每年出來的米面不過數十萬斤而已,對於三司來說,根本就不是大數字。僅在自己鹽鐵副使的權限內,徐平就能把這些口糧預先儲備起一年的來,一年時間,什麽事情做不好?徐平想破腦袋,也不知道兩位宰相在擔心什麽。

徐平覺得有些茫然,看坐著的其他幾個人,也都是微微搖頭,顯然都覺得自己所說不靠譜。而且,徐平覺得這些人的表情後面,都帶著這樣一句話,任你再是天資縱橫,踏實肯幹,年輕終究還是年輕,竟然會想出這種主意來。

這種神情沒有任何嘲笑的意思,就像是晚輩對孩子,看著孩子不小心闖了禍,又不知道該怎麽向孩子說明白,無奈地搖搖頭。

徐平非常不喜歡這種感覺,當年自己剛剛回到京城,他就見到過這種神情,事實證明自己並沒有做錯。只是這一次,他是真地想不明白這些人在擔心什麽。

如果不能夠利用水力,怎麽在京城裏搞大規模的紡織工業?用人力自然可以,但這個年代哪來的那麽多人力?大宋建國六十余年,人口還在恢復之中,離當年隋朝的戶口數還差著一大截。如果再算上江南閩越人口的暴增,中原的人口恢復更是慘不忍睹,開封城周圍,根本就沒有大量的剩余勞動力。

其實徐平不是因為年輕,而是因為在朝廷裏為官的時間太短,不知道一些不能碰的禁忌。禁軍的口糧是隨便敢動的?西水磨務是供應禁軍米面的,這一點就夠了。哪怕你就是在軍營門口把米面堆成山,水磨務也依然不能動。

只要你一敢動,就會有傳言說是軍營的口糧會短缺,鐵定就會有士兵鬧事。京城裏的禁軍鬧事,後果根本就不敢想象。只要有一點點可能性,呂夷簡和王曾兩人就不敢開這個口子,徐平準備得再完備都不行。

禁軍傳承自五代軍閥牙兵,能打不能打是另一回事,造反鬧事那是一等一的,祖上傳下來的本事。衣賜食物但凡有一點點不如意,便就有人借機喧鬧。更重要的是鬧過之後大多都是安撫,能夠把為首的人繩之以法的,史書上都要記一句能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