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大變(第2/2頁)

摸了摸自己腫得有點怪異的臉龐,徐平心道,看看我,為了除那病根,多大的痛苦都挨了下來。趙禎一方面是見大臣冬天不生炭,夏天不打扇,宮裏晚上口渴了因為心念身邊的人,怕他們受責怪,強忍著回去才喝水。另一方面,吃起來沒夠,喝起來就想醉,見了漂亮女人就想膩歪著。

矛盾嗎?其實不矛盾。正是因為需要他克制的時候他克制了,能夠放縱的時候就特別放縱,而且自己認為理所當然,誰說也不聽。

說我吃點好的浪費公帑?好,我吃羊肉,即使在開封城裏,羊肉也不過是與豬肉同價,大多數時候還沒有豬肉貴,除了不能吃的牛肉,這就是最便宜的肉了。趙禎最喜歡的一道菜就是把羊肉煮得稀爛,吃再多也吃不膩。同樣他也喜歡吃海鮮,聽說一只蛤蜊要價數十千,就能夠強自忍住,實在忍不住了也就是躲著偷偷吃,不敢讓人看見。但誰敢不讓他吃羊肉,他就跟誰急,還讓不讓人吃東西了。

誰能拿他有辦法?惟一有辦法的楊太後又狠不下心,還常偷偷給他送好吃的呢。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是扮演著許多角色,有的角色光彩奪目,有的只能讓人一聲嘆息。都是普通人,誰能夠挑選角色,並去演好每一個呢?

一到東華門,就明感覺到了緊張氣息。雖然並沒有增加侍衛,但站在那裏的每一個人都明顯神經緊張,平時並不太嚴的門禁也一下子嚴了起來。

辦過各種手續,徐平讓劉小乙帶著家人等在門外,自己與石全彬一起進了皇城。

垂拱殿外,罕見的兩位閤門使同時當值,李璋更是手按腰刀,帶人守在門前。

因為有召見大臣的詔旨,免了平時的繁瑣手續,也並不需要再由政事堂回執,石全彬與徐平一起進了閤門,向大內深處行去。

經過李璋身邊,與他對視一眼,李璋輕輕向徐平點了點頭,以示事情並沒有到無法收拾的地步。趙禎這次就是病而已,雖然嚴重,但並不危及生命。

沿著遊廊繞過垂拱殿,便就到了趙禎正寢福寧殿。此時殿外已經站了不少住得近的待制以上大臣,徐平家在城外,是最晚來的幾人之一。

石全彬向徐平示意,自己到前面,去向正持各種事務的閻文應回報。

非常時期,在場所有的大臣都面容嚴肅,並沒有人交頭結耳。雖然見到了不少熟人,徐平也並沒有上前去打招呼,而是默默地選了個角落站在那裏。

這種場合,任何不必要的動作都會引起別人的聯想,最得當的做法,便就是默默等待。真正主持大事的自有宰執大臣,徐平這些人只是在這裏等候吩咐。

天邊露出了魚肚白,露水不知道從哪裏來,不知不覺間就沾濕了袍服。福寧殿前靜悄悄的,沒有任何聲音,整個世界都一片死寂。

徐平沒來由地想起了真宗駕崩,事後傳出來的種種故事。那一天,或許大臣們也像今天一樣,只能站在殿外,默默地等待消息,聽候宰執們的處置。

突然,不遠處傳來鐘響,使人一陣恍惚,不知是宣德門傳來的鐘聲,還是殿裏的什麽禮儀。在這裏站上半天,所有的人都有點麻木了。

過不多久,便有贊導的聲音傳來,徐平隱約聽見,是魏國大長公主到了。

這是除了八大王趙元儼外,趙禎父親輩裏剩下的另一人,地位不比尋常。附馬李遵勖出鎮許州,同時兼任京西路安撫使,大長公主並沒有隨著他去赴任。

大長公主儀仗到了殿前,群臣問安,因為沒有贊引,聲音參差不齊。

徐平也一樣跟著喊了一聲:“恭迎大主!”

卻沒有任何回應,看著大長公主進了福寧殿。隱約間,聽到殿裏傳來呂夷簡的怒喝,此後便就消寂無聲。

徐平想象得到,必然是呂夷簡責問為何大長公主冒然進殿。皇帝不能理政,此時是宰執作主,平日威風不可一勢的閻文應都戰戰兢兢,生怕被哪個宰執看不順眼。

當然,此時宮裏還有楊太後,依大長公主一向溫順的性情,沒有太後吩咐,她是不會自己拿主意進到皇帝寢殿裏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