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一年一考(第2/2頁)

堂堂前宰相,曾為帝師,如果真弄出一個考評最差,看李迪的老臉放哪裏去。

此時州縣官員的考核,一般都是取前面三五年的一個平均值,立為祖額。本年超過了這個祖額便為合格,一成以上按規例或升官或減磨勘年限。如果沒有達到祖額,在九成以下便要受罰,一般都是延展磨勘年數。差距在一成以內,不獎不罰,是合理誤差。

比較法很少用,歷史上在王安石變法時曾廣泛推行,用徐平前世的話來說,就是末位淘汰制。州縣的考核不僅是與祖額比,還與周圍的州縣比,最差的一個免職。經濟的發展受很多因素的制約,比較法簡單粗暴,是非常坑人的,容易出現地方官竭澤而漁,透支地方經濟潛力的情況,尤其是不利於一些長久政策的推行。

徐平當然不會采用末位淘汰制,但為了鼓勵隨著自己做事的官員,必然要把京西路的知州分出個三六九等來。每年一考,這些就是他們以後在官場上的晉身之階。

與李迪談不攏,徐平便就告辭,回到前面官衙,主持稽查孟州的公務。

州裏的錢糧主在是通判在管,在簽判和錄事參軍那裏看過了刑獄,見並沒有什麽大案和疑案,徐平便就到了通判廳裏。

此時李參安坐在自己的案後,看著廳裏各案的公吏忙忙碌碌,整理著各種備稽查的公文賬籍。自己做的事自己心裏清楚,這一年來李參兢兢業業,沒什麽把柄好讓別人抓,心裏自然坦然,並不覺得緊張。

見到徐平過來,李參忙起身行禮。

徐平點頭:“讓他們去忙吧,我們坐下說話。”

李參謝過,吩咐公吏上了茶來。

喝過茶,徐平想了想才道:“剛才見知州李相公,他——不同意重定如何劃分戶等,認為一是無用,二是擾動民間。你是如何想的?”

李參苦笑:“都漕,下官自然是按知州相公的吩咐做事,又能如何想?”

徐平笑了笑:“你不用緊張,我不是來離間你們知通關系。剛才與李相公說定,此次重定戶等的事情,孟州不參與其中。現在問你,只是聽聽你的想法,沒有其他意思。當然了其他州都有大變,事務自然就會多起來,孟州事少,到時少不了要你到其他州去做事。”

“孟州不參與其中嗎?”李參有些失望,“都漕有事吩咐,下官用心做就是。”

李參與徐平接觸較多,心裏認為按照他說的做,必然是能夠做出些成績來。李參本來就是恩蔭出身,需要這些實打實的政績升遷,此時心裏不免有些失落。不過李迪定下來的事情,他只好照做,朝裏沒人,沒有跟知州對著幹的底氣。

“先說說你是怎麽想的吧,我好心裏有數。到冬天修完了河,來年京西路必然會有大變,臨時的事情也多,免不了從州縣調人。”

李參斟酌再三,才道:“下官以為,上次在洛陽城裏,都漕說的都有道理。若是真按照計劃好的做下來,京西路的錢糧兩三年內能增加一大截,當然是好事。”

“有你這句話就行!來年一開春,黃河兩岸的閑田會由營田務派人來開墾,你先清查一下孟州境內的畝數,做好準備。記著是閑田,要連成大片的,千萬不要把民間在耕種的土地算進來,以免引起糾紛。”

李參恭聲道:“下官明白,過兩天就安排人去做。”

“營田務開田,主要是種棉花,跟稻麥輪作。一旦把地方劃給他們,地方上便就不能插手了,只能等收獲的時候分你們該得的那一份。稻麥是糧,棉花由三司和轉運使司統一收買,都是現錢。這一點你要清楚,心裏有數。”

徐平本來是想是由轉運使司來主導棉花從收購到制成棉布的所有環節,想來想去不太合適,收購運輸還是放在三司鋪子裏,包括棉布的發賣。不然的話,地方上掌握的經濟權力就太大了,自己一離開京西路,肯定要生出無數事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