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2/2頁)

呂夷簡沉聲道:“不錯,不要只看眼前的絹,還要看到後面。一年夏稅不變,那兩年變不變?三年變不變?夏稅收的匹數不變,但絹價已經跌了,縣官的錢糧便就虧空,到哪裏去補?如果按照跌的絹價,讓百姓多交,則一家種桑養蠶,民婦一年到頭,也不過就是織那麽幾匹,到哪裏多去?就成了無端盤剝百姓了!”

王曾輕聲細語道:“到了這個時候,朝廷不受些損失是不可能了。其實也沒有什麽,棉布發賣相當於憑空多了許多錢糧,絹上損失些並不算什麽,足以找補回來。夏稅自然還是跟以前一樣收,不可能讓民戶多輸絹。先帝曾有詔旨,勿得增加賦斂,重困黎元,陛下自然不能違背先帝遺志。至於收上來的絹,別找出路就是。”

呂夷簡冷哼一聲:“什麽出路?絹帛無非制衣禦寒,現在京西路的棉布出來,比絹帛價廉而且精美,越積越多的絹帛賣給誰去?至於說棉布多收錢糧,哼,現在多收的錢糧沒有見到,倒是朝廷多了無數煩惱!徐平年少氣盛,一心要顯示自己的功績,考慮不周,事情做得太急太粗,才惹出了這無窮事端!依我看來,不能再任由他如此下去,這次如果依著他的意思稱提絹帛,下年不知又會生出什麽事來!”

呂夷簡這話出口,殿裏一時靜了下來。

現在是三司欠著京西路的錢糧,呂夷簡話風一轉,說徐平無端給朝廷找麻煩,意思可就變了。站在中央的角度看,確實是京西路多出來的錢糧還沒有影子,麻煩卻來了。

(備注:縣官是當時的常用語,指朝廷或者國家,並不是指知縣或縣令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