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僵局

“預算?”李迪念著這兩個字,一時沉默不語。

聽過了徐平的詳細解釋,崇政殿裏坐著的沒有人說話,都低頭思索。

與陳執中交接之後,徐平正式接掌三司,在安排人事的同時,提出了未來財政改革的路線,正式上奏。今天,大臣在崇政殿濟濟一堂,對財改的大綱進行討論。

財政預算制度是第一步,沒有明確合理的財政預算,還是像以前那樣庫裏有多少錢花多少錢,後面的改革都無從談起。為了應付各種臨時開支,三司使就疲於奔命,財政的統籌運作哪裏還有精力?沒有計劃,沒有統籌,三司便就還是以前那個三司。

最後陳堯佐打破沉默,對徐平道:“此事初聽起來繁瑣,其實理起來也不難。天下錢糧都在三司,要做預算,也是三司去做,到時報政事堂就好。只要來年各個衙門按著這個預算做事,不要事事臨時起意,說起來做事還容易了呢!”

翰林學士程琳道:“相公此話不錯,此事中書門下確實不難,各衙門也不難,其實三司做起來也不難。難的不在這裏,在樞密院。”

說到這裏,看了看坐在趙禎身邊的張士遜,閉口不語。

對於正常的行政機構來說,做預算確實不難。本來就是三司掌管天下錢糧,現在再加個預算制度又有什麽?大家還容易做事了呢!

但這有什麽用?錢糧的大頭又不在這裏,而是在養兵,在軍費。預算好不好做,不在於行政衙門配合不配合,錢糧上沒人能夠跟三司作對,難的是在禁軍。三衙願不願意把財政透明,讓預算制度深入到軍隊中去,把軍費花銷理清楚,才是真正的難點。

三司所收的天下錢糧,和平年代,也差不多是十分中六分到七分養軍,再加上占三司收入六分之一的內藏庫收入基本用到軍費上,軍費占總的財政收到約為七成到八成。如果一有戰事,這個比例就輕松突破八成,極端時占到九成都不奇怪。

有的時候徐平有一種感覺,大宋就是個把自己打扮成文治國家的軍閥政權,朝堂上的袞袞諸公滿口國家天下,一眾文官高呼聖賢之治,其實不過是為了收軍費的裝扮。天下大事都由這班文官做主,前提是把養軍的軍費收上來。軍費文官又管不到,天下錢糧的八成先支出去了,真的還有什麽天下大事嗎?

樞密院掌軍令,按制度應該是由他們掌管軍費的使用,但是實際上他們能做的,就是按照三衙的版籍足額把錢發下去。至於三衙到底有沒有名冊上那麽多人,這錢有沒有發到領餉的士兵手裏,錢到底怎麽花的,花到哪裏去了,一無所知。

禁軍其實還是當年五代軍閥時的那個禁軍,不過宋之前是他們自己收軍費,現在國家養了一幫文官幫著收軍費。以前想要錢了禁軍自己提刀去找老百姓收,現在是提刀逼著文官政府去收,如果這叫文治,這種文治也只是用來裝點門面而已。

國家花錢養兵,這兵是用來打仗,可這兵又不能打,最大的本事是搶自己人,這問題可就大了。從太祖時候定下來先南後北的統一戰略,軍事目的與政治目的那個時候是契和的,對南方的割據政權幾乎是秋風掃落葉一般,基本完成了中原的統一。太宗繼位,打北漢就信心不足,等到伐契丹便一敗再敗,對黨項,對交趾,幾乎無一不敗。等到了這個時候,軍隊的利益便就與國家利益漸行漸遠,矛盾也越來越大。

文官慢慢掌握主動權,有一個過程。所謂權,最重的無非是人事和財政,主動權的變化也圍繞在這兩方面。太祖的時候軍隊本身掌握財權和人事權,後來杯酒釋兵權,決策權慢慢收到了皇帝手中。到太宗的時候達到頂峰,那時禁軍裏的指揮使以上,領著幾百個人的軍官,都是太宗親自策問試武藝,親自任命的,文官無從過問。

到真宗之後人事權慢慢向文官政府讓渡了一些,最明顯的就是樞密院開始使用文官並慢慢以文官為主,並成為常制。但這個人事權僅僅是建議權,決定權還是在皇帝手中。

徐平提出預算制度,是要動軍隊的財權了。財政的絕對大頭在軍費,不能夠動軍隊手裏的錢,改革就只是小孩子過家家。想到這一點的,都沉默不說話。

張士遜見大家都看著自己,只好道:“樞密院這裏也沒有大難,版籍現成都有,歷年養軍之費無非是那樣的數字,總起來交給三司就是。”

徐平道:“樞使,有了預算,必然就有決算。到了年終,錢是不是按照預算花的,怎麽花的,到底花到了哪裏去,可是要查清楚的。”

張士遜搖了搖頭:“依往年慣例,這些事情樞密院可是做不了。錢如何花,一向都是統兵官一言而決,軍裏統兵官不識字的人為數不少,他們怎麽可能做得來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