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觀念沖突(第2/2頁)

沉默了一會,徐平嘆了口氣:“算了,知府既然如此說,我也不好強人所難。不過我還是要說明白,橋道司要做的事情,絕不是虛耗民力,浪費民脂民膏。徐某為官多年,不敢說為國為民做了多少事情,但不誇待百姓還是一經貫之。”

知道剛才自己的話有些重,張逸的臉色變得平和,對徐平道:“省主在邕州,在京西路做的事情,我自然清楚。於國有功,於民有利,這八個字省主當得起。但現在正是一年中最酷熱的時候,一舉一動,都可能傷人命,還是於民休息地好!”

徐平想來想去還是有些不死心,問張逸:“知府對《富國安民策》,真地對裏面所講不同意的地方多?若是有閑,不知可否對在下講一番?”

“從何講起?《富國安民策》裏,從一開始,就不顧先賢之言,重新立論。天理人欲如何理論,哪裏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講清楚的。不管那書是對是錯,都不是現在能夠斷言的。”

徐平點了點頭:“我明白了。不過,國事不能空談心性,對與錯,但看能不能對天下對百姓有益處。如果用了我在京西路的辦法,國家錢糧充足,百姓日子過得更好,我鬥膽問一句,那個時候知府會如何看?”

張逸道:“省主,在下直言,天下事不能只談功利。即使做到了省主說的,還要具體斟酌,治國之道,豈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魯莽必然輕浮,慎重才能厚重。”

徐平拱手:“知府此言大有道理,受教了。”

徐平知道張逸說的意思,這種涉及到如何治國家的重大理論,怎麽可能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說明白的?李覯的天理即人欲,人欲即天理,天人合一,只是立了一個骨架出來,要想真正地立住,還必須填充進足夠的血肉才可以。

前世學的,唯物主義也是同樣的立論基礎,社會財富由人的需求而來。那樣一套理論體系經過了多少人的完善補充?僅僅是談論基本概念的專著,論字數就可能超過這個年代所有的書籍。但那樣一個體系,也遠沒有達到統一社會思想的地步。僅僅靠一套《富國安民策》,就想把這個時代的思想統一起來,真這樣想就太天真了。

要想真正成為主流思想,需要填充的知識還有太多。怎樣根據這一套策子,引伸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怎麽樣用這樣一套思想處理政事,深入到每一個角落,在徐平的有生之年可能都完不成。要想把理論立起來,只有踏踏實實地做下去,浮躁是要不得的。

把心裏面的包袱放下,徐平覺得輕松了許多。改革還是循序漸進地好,輕浮冒進不是好事,現在畢竟沒有到生死存亡的時候,有慢慢來的空間。

不再提讓開封府幫著推進工程的事情,徐平與張逸談些閑話,了解最近京城的經濟形勢。說起這些,張逸也輕松許多,說著市面上的變化。

由於銀行存錢給利息是個新生事物,一下子吸收了大量的社會閑散資金,最近市面上明顯乏錢使用,顯得蕭條了許多。以前手裏有閑錢對外放貸,那是有錢人才能做的事,普通百姓有個幾百文一貫兩貫的錢,又能夠貸給誰去?銀行開起來,首先吸收的就是這些普通百姓手裏的閑錢,他們手裏的錢少了,市面上的小生意便就受了影響。

開封城裏最大的變化,以前的繁華商業區大相國寺和東華門外,最近都有些蕭條。反倒是以前荒涼的城西北角,由於大量場務的存在,裏面做工的人手裏是活錢,商業迅速繁榮起來,與相國寺和東華門外鼎足而立,成了開封城的三個商業中心。

這是出乎徐平意料之外的,心裏想著要不要適當引入通貨膨脹,刺激一下商業。這念頭一起,就迅速被自己否定了。現在最重要提平穩,切不可操之過急,民間的普通商業一時受些影響不要緊,只要各個公司發展起來,這種情況肯定要迅速改觀。等到有一天公司裏的工人成為開封城居民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會自然而然地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