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修兵書(第2/2頁)

至於兵書,則是徐平為了將來改革軍政預作伏筆,先進行輿論動員。

推動這件事最起勁的便就是徐平自己,第二個是翰林學士夏竦。夏竦文才出眾,從各方面來說,他都頗有些丁謂的影子,只是沒有丁謂的手段和能力罷了。心思敏銳的夏竦感覺到了將來西北必有一戰,打仗他不在行,但把握政治機遇的能力卻分外出眾。因為天聖年間站錯了隊,趙禎親政之後夏竦頗受排擠,他把西北事發看作自己東山再起的機會。所以這個時候夏竦拼命鼓吹在西北加強兵力,朝廷重視武備。

由文官來修兵書,聽起來好笑,實際上只能如此。禁軍裏的高層將領說起兵略來還不如文官,中下層將領還有一部分不識字,讓他們修也修不來。文官是紙上談兵,問題是禁軍將領連這紙上談兵的本事都沒有。三帥中現在李用和是最靠譜的一個,他幾年時間從縣巡檢升到管軍大將,又知道什麽兵略了。

所謂修兵書,也只是撿故紙堆,能把歷朝兵制理一下,就非常不錯。想著這樣一本書能夠指導打仗,那是想也不想,編成的兵書也不是幹那個用的。從太宗時候起,便就把歷朝留下來的兵書列為禁書,就連《孫子》、《六韜》、《尉繚子》等君王賜給大將都神神秘秘的,其他就可想而知。這個年代,兵書傳統實際上基本斷絕,就以禁軍現在的軍制,古代的兵書用處也有限。以前的兵書是國事兵事一起來講,跟現在兵制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