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分岐

第二日沒有早朝,徐平到衙門不久,石全彬便帶了趙禎的手詔來。

接了詔旨,卻是讓徐平專心三司事務,宣威軍的事情不要管了。沒頭沒尾,也沒有其他的說明,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見徐平滿面疑惑,石全彬小聲道:“諫議,昨天官家在崇政殿裏見禁軍大將,他們紛紛報怨對宣威軍恩寵太過。又說諫議是文官,不應當插手禁軍事務。”

徐平道:“就為了這些?不至於啊!”

石全彬湊上前來,小聲道:“人稱‘武諫官’的郭承祐,跟官家提起,太祖代周之前軍中便有僚佐,趙韓王就是軍中掌書記。本朝代周,一切順利,便就是僚佐的功勞。”

徐平點了點頭,這才明白過來,原來又是擔心皇位坐不住啊。趙家的皇帝,這疑心病真是到晚期了,不拿刀逼著他們是沒治了。禁軍現在的軍制,肯定不是宋太祖有意搞出來的,實際上他理想的狀況是武將讀詩書,文臣會帶兵打仗。正是要求手下能文能武,才會出現殿試讓進士摔跤爭狀元,後人看著荒唐,其實當時宋太祖還是蠻認真的。

想了想,徐平取了紙筆,寫了謝恩的奏章,讓石全彬帶回去。奏章只有五個字:“臣謹遵聖旨”。石全彬在一邊看著,一時竟然不知道徐平的意思。

徐平也不解釋,只管讓石全彬帶走,皇帝問起,只管照實說就是。

趙禎看了這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回奏,同樣摸不著頭腦。反復問石全彬,徐平當時是什麽狀態,什麽表情,是高興還是生氣,欣然還是憤怒。

石全彬也不知道該怎麽形容,只能回答四個字,一切如常。

此時趙禎的心情,頗有當年宋太宗在呂蒙正被貶後問錢若水,得到那一切如常的回答之後的感覺。參與宣威軍的軍制更改,是徐平力爭來的,怎麽現在取消了,一點反應都不給呢?不管是無力反對的憤懣,還是如釋重負的喜悅,好歹給點回應啊。

到底不像宋太宗一樣心機深沉,趙禎想來想去,事情不能就這麽算了。只好又吩咐石全彬,召徐平到天章閣奏對,時間定在賈昌朝等人講完經書之後。

作為皇帝,趙禎一天的時間表排得還是很滿的。上午處理朝政,下午聽賈昌朝等侍講讀經書,或者錄囚,引對武藝人,諸般事務。如果不出特旨取消哪幾項,那從早上一睜眼到深更半夜,是沒有閑暇時間的。徐平早就看出來宋朝的皇帝當著也就那麽回事,難怪不退位就沒有活大年紀的,那日子想想就煩,大臣還能到地方任官逍遙呢。

入宮的時候,太陽已經要落山了,漫天紅霞灑在皇宮的綠頂上,別是一番風光。此時的皇家建築是黛瓦白墻,沒有後世明清皇宮的金碧輝煌,但卻別有一種清幽的意境。

到了天章閣,行禮如儀,石全彬指揮著小黃門上了茶來,趙禎賜座。

趙禎看著徐平,一時竟不知道從哪裏說起,過了一會才道:“前幾日讓你參預軍務,變更軍制,禁軍將領多有滿。朕無意徒惹風波,此事只好作罷。”

徐平捧笏道:“出於宸斷,臣自是無話可說,作罷便就作罷了。”

趙禎看了看站在遠處的石全彬,又看了看窗外漸漸黑下來的天空,實在忍不住,又問徐平:“當時要該軍制是你力爭,說不如此,禁軍的戰力堪憂。現在取消了,怎麽又如此平靜?徐平,你這樣讓我的心裏很沒有底啊!”

徐平道:“陛下怎麽會心裏沒有底呢?國家設禁軍,對內平叛,對外禦敵,歸根結底就是要求他們打勝仗。讓宣威軍改軍制,自然是因為覺得現在的禁軍只怕打不了仗。現在讓臣不參與此事,自然是因為又覺得禁軍能打得了仗而已。”

趙禎想了想,點了點頭,好似還真是這麽回事。昨天見過了禁軍將領,不知怎麽又覺得他們還是可以的。對徐平道:“雖然太宗時北伐禁軍稍有挫折,但實力尚在,若說他們打不了仗,只怕言過其實了。宣威軍的事,如此罷了也好。”

徐平隨口附和,心道你認為能打得了仗便就當他們能打吧,不讓禁軍把最後的光環褪去,朝中上下從皇帝到大臣還是心存幻想。太宗北伐,禁軍大敗,但到了真宗的時候,澶州之戰射死了蕭達凜,禁軍留住了最後的顏面。不經過一場大敗,這軍制看來是改不動了。

此時軍隊的管理實際上是三權分立,三衙統兵,樞密院發兵,帥臣用兵。真正在前線打仗的是帥臣,三衙的禁軍不能用了,別想辦法就是。現在軍制改不了,無非是西北戰起自己爭取到那裏當個帥臣,再想辦法。打幾場敗仗,三衙禁軍將領的嘴也就該閉上了。

見徐平答得言不由衷,趙禎心裏又沒有底了,問道:“怎麽看你樣子,並不覺得現在的禁軍打得了仗?徐平,禁軍器甲精良,兵員精挑細選,非是尋常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