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李璋隨軍

軍情緊急,朝廷本想讓徐平等人年前即赴陜西,然而諸事紛擾,等到年後,還是沒有出發。年節的各種慶祝活動剛過,趙禎又把徐平召進宮裏。

賜了座,趙禎道:“候過了上元節,你們三路帥臣便就趕去陜西,你行裝備好沒有?”

徐平恭聲答道:“回陛下,年前就已置辦整齊,只等軍中齊備,便就出發。”

趙禎點了點頭,過了一會問道:“帥府所屬的幕職官,我看奏章你並沒有舉辟完全。”

“京城與陜西遠隔萬裏,幕職最好有能熟悉邊事的,只好等到那裏再補齊。”

趙禎又問:“機宜文字與主帥最親密,以往帥臣多用子弟,你家裏好像沒有什麽人選?”

既然這麽問了,徐平知道趙禎要給自己塞人,忙道:“陛下說得不錯,機宜並未辟人。”

“哦——”趙禎點了點頭,“你看李璋如何?他與你自小一起長大,便如親兄弟般。機宜文字掌軍中機密,要用自己最親近的人,官員中貌似就他最合適?”

徐平笑道:“臣也是這樣想!不過一是怕陛下舍不得放人,再一個李璋的官職已高,做機宜有些委屈了他,是以一直猶豫不定。”

“為朝廷效力,如何能夠在意官職高低!只要能夠立下些少功勞,朝廷必不吝封賞!”

趙禎說得大意凜然,徐平不由有些想笑。明明是趙禎想讓李璋跟著自己去西北,撈些軍功在身上,以後升他的官免了朝臣的許多閑話。話說出口,卻變得公事公辦的樣子。

只有徐平才讓趙禎放心,換了別的帥臣,不管是哪一個,趙禎都不放心讓李璋跟著去那裏。戰場上不是開玩笑的,刀槍無眼,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把小命交待在那裏。就是不直接上戰陣,一直待在帥司裏,如果戰事不力,也免不了受牽連。不管哪種意外,都是趙禎不能接受的。這寶貝表弟這些年一直跟在他的身邊,看著成長起來,不想出一點閃失。

最初的幾年,朝廷規劃的就是防守,並不去進攻黨項。經略安撫使,官名的本意就是管理自己境內的地方,沿邊招討使才有進取的意思,也僅僅限於沿邊。用這樣的官名,本來就說明了朝廷現在的黨項攻略,僅限於防禦元昊的進攻。

安撫使源遠流長,到了唐朝更是大量設置安撫大使,但都是因事而設,事畢則罷。入宋之後,張齊賢在真宗時首先以經略安撫使統兵,是這一官職成為帥臣的源頭。但因為與武將的都署司關系難以協調,很短的時間張齊賢就被罷職。此次因為黨項反叛在陜西路設帥臣,是真正開始以文官統兵。朝廷也是不得已,武將中實在挑不出人來。而且太宗真宗年間用武將當帥臣,仗打得相當窩囊,惟一有點樣子的澶州之戰,指揮的還是寇準這個文官。文臣統兵跟崇文抑武有關,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武將在過去幾十年裏沒有證明自己。

徐平欣然答應帶李璋去西北,趙禎明顯放松下來,對徐平道:“此次去秦鳳路,我給你便宜行事之權,雖然帶陜西路副經略使,但一切事務得以自專,不必經略使允許。黨項犯邊,無非是在麟府、鄜延、環慶和涇原路,難到秦鳳。此次十數萬京城禁軍到陜西,他們心氣頗高,要一擊而破黨項主力。統兵的幾位大將我都召見過,似不是虛言,或許真就能夠很快經元昊沉重一擊呢,這也說不準。不過你對禁軍一向不看好,那幾位統兵官對你成見也頗深,不與他們在一起也好。開頭幾年秦鳳路不預戰事,你又帶那麽多百姓過去,就像你說的,廣積糧,高鞏城,緩用兵,不失穩健。如果其他幾路真能建功,將來穩定西北也要靠你在秦鳳路打下的基礎。如果事有不協——秦鳳路也能收拾殘局吧。”

徐平張了張嘴,想說又不知道該怎麽說,幹脆沒有回答。

此次去陜西的京城禁軍,除了隸徐平之下的歸明神武和宣威兩軍,還有許懷德帶拱聖軍上十指揮及其他一番號的禁軍到環慶路,葛懷敏帶捧日天武約一半兵力和其他一些番號的禁軍去涇原路,任福帶龍衛、神衛約一半兵力及其他番號禁軍入鄜延路。

捧日、天武、龍衛、神衛號稱“上四軍”,是禁軍精銳中的精銳,兩位最高統兵官位列管軍,普通士卒的待遇也是其他軍所望塵莫及。禁軍揀選,其他軍是從廂軍選拔合格的兵卒入禁軍,這“上四軍”則在禁軍中優中選優,士卒素質堪稱天下之最。除上四軍外,拱聖軍就是第一精銳,為其他軍所不能及。

派出這些禁軍中的精銳入陜西,顯示朝廷下了莫大決心,雖然為求穩妥,不急著跟黨項決戰,但心氣還是很高。統兵官紛紛向趙禎表態,元昊不來則已,來就讓他有來無回。

受到這種氣氛感染,趙禎又樂觀起來。萬一徐平只是杞人憂天,禁軍實際沒有那麽不堪,真能夠給元昊以痛擊呢。直接滅掉黨項趙禎是不敢想的,在他心裏,只要能夠把元昊打痛,逼著他來求和恢復原來的局面就很理想了。黨項那不毛之地,窮山惡水,又是蕃漢諸民族雜居,管理不易,真宗時就已經絕了直接治理的念想,趙禎也沒有郡縣其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