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兩萬匹馬(第2/2頁)

“此事我與樞密院呂相公商量多次,暫定如此。這一帶,雲內州新舊兩城,加上各附屬小城,駐一軍。振武縣加上附屬小城,駐一軍。卯城到巳城,駐一軍。後面東勝州也是一軍,總共四軍,約十四萬人。河東路從代州到府州,與契丹沿邊,駐軍約十萬人。河北路與契丹沿邊,駐軍二十萬人,總共是四十四萬之數。從兩國疆界向內一百裏,所有城池州縣,俱為邊界地區,契丹可以按此數駐軍。河東路和河北路的城池溝壘,一切哪舊。這裏則把現在的城壁相連起來,其余如舊。此地的劃界,以青冢為線,兩邊二十裏為禁區。”

範仲淹點了點頭,想了一想道:“那二百裏之外呢?駐軍如何說?”

“二百裏之外就是各國內事,不必受誓約約束。不然,難道全國兵力還要定下來?兩國國情不同,契丹燕地之外,遊牧部落全民皆兵,如何算?”

軍事對等布置只能約束邊境,內地的軍事行動自然各依本國意願,全部都定死了完全不切合實際。一百裏的距離勉強夠預警,但大軍一旦集結,很快就可以通過。這對保持大量常備軍的宋朝有利,可以通過軍事調動和軍事演習,讓契丹點集兵馬。

既保持一條清晰的邊界,使兩國間的貿易正常進行,又有足夠的軍事威懾,維持一種軍事緊張狀態,是徐平想要達到的效果。此次談判把一切都明晰,接下來宋軍會不斷在誓約規定的邊界制造緊張,進行大量軍事演習,同時整編原來的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