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濤海怒 第三章 海塘說策(第2/2頁)

“以平虜策所言,或許能成,即使一次不成,只要燕山防線穩固,還能對東虜實施第二次、第三次三路攻擊。”寧則臣問道:“大人為何沒有一點樂觀的看法?”

“當今聖上若真有雄才大略的明義,能堅定不移的堅持李卓,五年平虜或許能成。”林縛在曹子昂、寧則臣、孫尚望三人面前也不忌諱地說道:“以李卓的思路,第一步要棄子爭先,徹底的放棄外線防禦戰略,這樣才能將有限的力量集中到內線來整頓、蓄積。棄子爭先是蓄積力量之必要,就像我們打拳,五指捏拳要收回來才能更有力的打出去。即使虜兵再次破邊入寇,李卓在內線也能有一支建制完備且彼此信賴的強大部隊與虜兵進行積極的作戰,不會再出現晉中軍被殲、薊北軍旁觀的格局,甚至可以形成有利於我的內線會戰格局——所以李卓平虜策初看是內線縱深防禦的戰略思路……”

林縛繼續說道:“……這裏面有幾個問題很難解決。一是李卓的戰略思路,與兵部以及郝宗成等人的戰略思路相差極大,甚至可以說是完全相反,如何說服兵部及諸邊將不折不扣的執行他的戰略思路?另外,都察院的言官們整天叫囂著要收復祖宗故土,向外線推進,能不能承受李卓‘棄子爭先’的第一步布局?第三就是李卓將有限的軍事力量集到內線來進行整頓、蓄積,整頓薊北軍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見成效。最佳的方式就是將薊北軍推到燕山防線去,將李卓他自己在東閩一手創建的精銳陳芝虎部調到內線來進行加強,但是朝廷會放心將陳芝虎部調到內線給李卓使用嗎?”

“哦,我也覺得奇怪呢,為什麽李卓在平虜策裏會刻意回避陳芝虎部,主動要求領薊北軍?原來是防止給不必要的猜忌!”寧則臣恍然大悟。

曹子昂在旁笑而不語,要是李卓在平虜策時提到要用陳芝虎部,平虜策根本就不可能浮出水面來。

“第四,就算朝中同意李卓的棄子爭先的內線縱深防禦思路,那至少還要忍受一次虜兵破邊入寇。畢竟棄子爭先,棄外線之後,燕山防線太單薄,必須放虜兵到內線來進行防禦性作戰。損失之大小,就要完全看破邊入寇時薊北軍的整頓進度了。”林縛指向北面的薊北軍軍營,問寧則臣等人,“就這麽一支軍隊,換作是你們去整頓,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整頓成堪野戰的精銳,使虜兵不輕易破邊入寇?又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形成從臨榆、津海、登州三路同時反擊的勢態?”

“兩年時間吧……”寧則臣不確認地說道:“李卓治軍聞名天下,也許不用那麽多時間。”

“就算是兩年時間。”林縛說道:“但若是兩年之後李卓的第一次反擊受挫,雖然五年之約未滿,你們以為朝廷會再給他組織第二次三路進擊的機會嗎?”

曹子昂微微嘆道:“以當今坐龍椅的那位的心胸,怕是連第二次虜兵破邊就忍受不住,李卓很聰明的在平虜策裏絕口不提這一點,怕就怕他給聰明所誤……”

“不。”林縛搖了搖頭,“李卓應該能想到這一點,他毅然地站出來,是要爭取‘棄子爭先’,內線整頓並三路布局的時間,平虜策時提到的以夷制夷,也只是要爭取更多的時間。也許第二次虜兵破邊不能避免,他會被問罪革職,但只要後繼者能繼承他的這個戰略思路,還是有成功的機會!至少能在對東虜的戰略上扳回些被動。”

孫尚望、寧則臣微微嘆息,曹子昂也微微嘆息,他也不得不承認,李卓為人之心胸要比侯爺更寬廣一些,但是要實施他的戰略思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