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逐鹿 第一百三十三章 耐心(第2/4頁)

“大人是想一舉打下會稽嗎?”高宗庭問道。

從永嘉,嵊州緊急調五旅精銳北上,即使不算水營戰力,在上虞集結的步卒也將是會稽守軍的兩倍有余。

“西岸灘頭地狹,我們只能添油般小股增兵,奢飛虎急於求勝,他也應能看到,只要他能在老塘浦集結一萬兵馬,就能始終能保持對西岸灘頭的兵力優勢。你說他會不會放棄依城、依寨與我軍在縱深處進行拉鋸作戰的機會,而縱守軍主力出城到老塘浦來與我會戰?”林縛問道。

“他如此急躁,有分股吃掉我登灘步卒的機會,怎容他不試?”高宗庭瞬間想明白林縛計出何在了!

“沒想到淮東軍一舉打破東線膠著戰局的良機會出在奢飛虎的身上。”林縛笑了起來,說道:“只要能在曹娥江西岸,給會稽守軍以重創,我們就有機會在奢飛熊從富陽、臨水調派大規模援軍進入會稽之前,先一步對山陰、會稽兩城中守軍給削弱最厲害的一座城池形成合圍……”

高宗庭自詡有謀略,但遠不及林縛做決定來得如此果斷。

葉君安寫一手好字,聽林縛口述,擬好軍令,復看一二,給林縛看過,用印之後,便派人分赴永嘉、嵊州。

會稽守軍駐守城寨,形成互為犄角、互為援應的防壘體系,而東陽、富陽兩地都駐有大股的浙閩軍,離會稽也近,支援也快。雖說淮東軍在上虞集結的兵馬要超過會稽守軍許多,但也沒有進入會稽腹地強攻城寨的機會。

林縛給淮東軍進入曹娥江西岸的初戰,選擇最接近江岸的老塘浦寨,便是要避開深入會稽腹地,也沒抱有必克老塘浦寨的決心。唯有將會稽守軍的主力誘出城來,才能有在野戰重創之的機會。只有在野戰中重創會稽守軍,在富陽或東陽援軍趕來之前,山陰或會稽等城池才可能出現防禦空虛而易給淮東軍攻陷。

林縛又與隨行扈衛說道:“將毛騰遠、韓采芝叫過來……”

毛騰遠與韓采芝各率部在瀝海寨前準備渡江,聽到林縛相召,很快爬到寨頭參見。

林縛跟他們說道:“你們兩部暫時就地休整,今夜不再渡江。但明天你們二人都要披甲上陣,做好打硬仗的準備!”

“然!”毛騰遠、韓采芝不曉得作戰計劃已經通盤改變,但都是異口同聲應答,便下城頭去做準備。

※※※※※※※※※※※※※※※※

奢飛虎的想法很簡單,淮東軍在西岸建立的灘頭陣地不到兩百步縱深,灘頭陣地再堅固,也遠不可能跟固若金湯的城池相比,只要將淮東軍在西岸建立的灘頭陣地打垮掉,淮東軍的這次搶渡就會宣告失敗。

從會稽山下來,到錢江之畔,才四十余裏寬,有兩城三寨分守要害,浙閩軍在會稽的守軍雖不比淮東軍充足,但兩萬四千人守住城寨,將淮東軍攔在曹娥江以東,是足夠的。

但是浙南戰事的失利,不僅是壓在奢飛虎心頭沉重的石頭,浙閩軍上下都彌漫了一種悲觀失望的情緒,士氣低落。倘若會稽出現膠著拉鋸,而守軍只能被動的防守,長此以往,奢飛虎實難想象士氣還如何維持?

奢飛虎心頭充盈著一股子戾氣要發泄,將卒需要血腥後的勝利來提振士氣,最終促使他不計傷亡的要將淮東軍在老塘浦寨前建立的灘頭陣地打碎。

蘇庭瞻、田常、余文山等人,沒有勸阻奢飛虎,也正是因由於此。只要將灘頭陣地打碎掉,站不穩腳,淮東軍在其後所搭設的浮橋是沒有意義的,簡單到一把火就能付之一炬而毀之。

蘇庭瞻親自上陣督戰,田常與余文山陪同奢飛虎在老塘浦寨城頭觀戰。

“兵力不夠啊!”田常說道:“我們在老塘浦的兵馬,才聚有三千余人。要是我們不能一次性就將其灘頭陣前打碎掉,淮東軍很容易通過戰船運送更多的兵卒過來……”

“淮東軍加急搶鋪浮橋,看情形他們對灘頭陣地也是勢在必守。”余文山說道:“是不是可以誘他們往灘頭投入更多的兵力,進行會戰?”

奢飛虎急於獲得一次勝利來提振士氣,來發泄堵在胸口的郁氣,經余文山提醒,他扶著垛墻,盯著坡腳下的灘頭看。

西岸灘頭受狹仄地形限制,使得淮東軍雖然在東岸集結了優勢的兵力,但只能分批的通過渡船與浮橋輸送過來——只要淮東軍不放棄西岸灘頭陣地,實際上就給他們分而擊之的機會。

提到這種戰形,奢飛虎想到宋浮曾給他拿油燈作比喻,就像給油燈添油,一次不夠,再加點還不夠,再加,結果是次次不夠——奢飛虎這時候看到有在此地獲得更大勝利的可能,眼睛閃爍出奇異的光彩。

※※※※※※※※※※※※※※※※

林縛在濟南設計飛矛盾車,主要是希望步卒在野戰中能憑借車陣來抵抗騎兵的沖擊。之後在燕南的數度野戰獲捷,也證明這種拖拽便捷的盾車,配合強弓勁弩,野戰中在限制騎兵沖擊方面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