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逐鹿 第一百三十三章 耐心(第3/4頁)

浙閩地狹山陡,每爭一地都在方寸狹仄間苦戰,即便是巷戰中,飛矛盾車的用處也不及大盾來得晚便利,故而沒有煥發出在開闊地形極利於抵抗沖擊的異彩來。

而在灘頭盾車兩兩相扣,形成一體,車轅後再用堅木抵住,就非人力所能沖破。而一旦有出兵的需要,只要將抵車堅木撤去,將位於內側的鐵鉤撥開,就能迅速形成出擊的通道。

站在老塘浦寨頭看上去極其單薄的一圈弧形車陣,卻成為吞食浙閩軍血肉的兇殘車墻。受阻於車陣前無法前進,車陣內箭矢飛石如狂風暴雨襲來,數以百計的兵卒進退失據,傷亡慘重。

在數度強沖不利之後,蘇庭瞻從老塘浦防寨裏調沖車或用人扛巨木上去,裹入沖陣中,進逼車陣,才迫使淮東軍甲卒從車陣兩翼出擊,在狹窄灘頭進行激戰。

但在狹窄的灘頭上,淮東軍弓弩手能憑車陣發射弓弩,出車陣的甲卒也是依車陣而戰,頑強地攔截沖車等重型器模接近車陣,相對占據更大的優勢,傷亡比例一開始就嚴重傾斜。

浮橋在入夜之前鋪成,但也只是將傷亡慘重的哨伍撤出,補充部分戰力完備的哨伍,接受傅青河、唐復觀在西岸的指揮。但狹窄的灘頭,限制淮東軍從東岸調入更多的兵力,進入西岸灘頭陣地的總兵力始終未能超過三營甲卒。

浙閩軍也限於地形,無法一次性投入更多的兵力,對灘頭車陣的沖擊力不夠,數度強攻都給擊退,蒙受慘重傷亡。入夜後,浙閩軍暫緩攻勢,征用民夫將老塘浦寨東北翼的陡坡削平,遂得以在次日每次進攻能投入多一倍的兵力,強攻車陣……

當奢飛虎連夜從會稽,山陰、諸暨調來萬余兵力集結到老塘浦寨之時,他滿心打算著將淮東軍誘到西岸灘頭分批吃掉。

同時奢飛虎又擔心會稽兵力的不足,一面從東陽縣再抽兩千戰卒補入會稽,一面派田常親自趕去淳安面見老大,陳述會稽戰機,希望能說服老大同意從富陽、臨水調兵增援會稽,確保老塘浦之戰能成為扭轉東線局勢的關鍵性戰役。

而在此時,趁夜分往曹娥江上下遊轉移的毛騰遠、韓采芝兩部,分從老塘埔上遊的道墟埠以及下遊的湖塘頭強渡曹娥江。

由於奢飛虎率會稽軍主力暴露出野外,湖塘頭及道墟埠的守軍就不能只是守住防寨了事,要避免奢飛虎所率,集結於老塘浦的主力受到淮東軍主力從兩翼奔襲而去的夾擊,則必然要堅決地對試圖登岸的淮東軍進行堅決的攔截。

當老塘浦灘頭的車陣及浮橋將約一萬兩千余會稽守軍主力吸引過去,在兩翼的湖塘頭及道墟埠的守軍兵力就嚴重不足,都不足一營。而林縛利用夜間掩護,調整東岸的兵力部署,毛騰遠在道墟埠強渡曹娥江,投入兵力為六個營,韓采芝在湖塘頭強渡曹娥江,投入兵力更是達到八個營。而在東岸,林縛手裏親自掌握著二十營步卒的預備兵力。

奢飛虎當夜在老塘浦不能將淮東軍的灘頭車陣徹底打垮,拖過一夜,淮東軍就得以發揮控制江道以及兵力倍於會稽守軍的優勢來。

毛騰遠、韓采芝二人皆披掛上陣,率健銳先搶灘頭,與迎面趕來攔截的守軍白刃而戰,沒有拿弓箭射住陣腳一說。兩軍相接,就直接刀槍相見,冒著箭矢飛石,廝殺到一處。

刀劈矛刺,箭射弩殺,火油迸濺,大火燒身——每爭一寸灘頭,便意味著雙方填進去數條人命,鮮血往江灘鵝卵石及泥沙裏滲透,很快滲到江水裏,染紅一片,很快又給入夏後渾濁的江水沖淡變無。

奢飛虎這才意識到急於求勝反暴露出兩面可能受夾擊的致命弱點,使蘇庭瞻督戰破灘頭車陣不停,他使余文山與另外一員親信,分率一部精銳去援湖塘頭跟道墟埠。

林縛與高宗庭、葉君安等人站在瀝海寨頭,觀看對岸的戰局。

按說淮東徹底控制水道又兵力占優,完全具有多點突破會稽守軍江防的絕對優勢。

但實際上,在曹娥江西岸,會稽守軍要防守的正面寬度不過三十余裏,會稽守軍在曹娥江西岸所形成的兩城四寨防禦體系,城寨之間相距最遠的不過八裏許。彼此間相援最快甚至都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就限制了淮東軍發揮兵力占優又控制水道的優勢。

林縛心頭一刻都得不到輕松,即使是占據絕對優勢而最終大意失利的戰例舉不勝舉,林縛心頭也沒有必勝的信心,特別是道墟埠及湖塘頭兩處戰場,是強行搶灘,易受攻擊、攔截,而戰鬥的勝負對後續的戰局發展極為關鍵。

只是這兩處戰場,離瀝海都遠,站在瀝海城頭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看不清細節,只能將軍情司的軍官派到兩邊就近觀察戰場。

會稽守軍從老塘頭分出兩支援軍分赴上下遊的湖塘頭、道墟埠兩地,林縛自然也是隔岸看得清楚。兩支援軍沿江邊的大道奔走,最快不需要半個時辰就能分赴兩地戰場。毛騰遠、韓采芝兩人,率部不能及時結束灘頭血戰,將部眾帶入開闊地形,便有給趕去的守軍援軍擊潰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