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重建書院(下)(第2/5頁)

幾道目光都落在羅向陽身上。羅君子輕輕的搖頭,道:“子玉從未說出口,但他心中視山長如父。讓他一個人靜靜吧!”

廳中幾人輕輕的嘆口氣。

書院涅槃重生,百廢俱興。正是奮進向前時。但,這涅槃的代價是殘酷的,不是說翻篇就翻篇啊!心中的情緒,陰影要慢慢的走出來。

……

……

靈堂裏,賈環跪拜祭祀後,坐在矮凳上,看著大案上豎著的靈牌,還有後頭的棺木。神情木訥,淚痕兩行。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種種記憶,從腦海中翻騰,飄掠而過。

夜色中,長明燈在跳躍著,燈光映照著白色的花圈。靈堂中寂靜無聲。

賈環信奉的是唯物主義,但在此刻,他真的是希望世界上能有鬼神。讓他能和山長、葉先生、大師兄他們說幾句話。問一聲:師友平安否?告訴山長、大師兄:我已將這方天地換了日月,再無傷害。

然而,並沒有。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

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淒涼否?但願得,河清人壽。

……

……

一夜孤燈至天明。賈環清晨時,自靈堂裏出來。那復雜的感觸,無法述說。

羅向陽陪著大師兄的遺孀,翰林侍讀學士、禮部左侍郎魏源質的女兒魏蕓,身穿孝服,帶著兒子等在靈堂外。

魏蕓二十九歲,哭泣著行禮,道:“謝賈學士。”她一直留在密雲縣侍奉公婆。但知道丈夫和賈環的交情。她一謝賈環幫助拿下的六品誥命夫人。二謝賈環來祭拜丈夫。賈環此時權傾天下。

賈環點點頭,仿佛又看到當日大師兄在死前愧疚的流淚,回禮,道:“嫂子不必多禮!”魏娘子等人住在書院的一切用度,自是不用他再吩咐。

魏蕓讓兒子公孫傑給賈環行禮,五歲的小男孩脆生生的道:“見過賈叔叔。”

賈環將身上的玉佩解下來,蹲下來,掛在公孫傑的腰間,摸著他的頭,看著他肖似大師兄的臉,那怯怯的眼神,又仿佛看到當日他第一次見到寧淅時,溫聲道:“好孩子!不要讓你父親失望。不要讓我失望!”

羅向陽笑一笑,扭頭看著天際邊的朝陽,揉揉眼睛。

……

……

自賈環抵達聞道書院後,隨後數天內,諸多事件一一落定:葬禮,書院規劃,書院落成典禮。

由於京中士林,對賈環弑君頗有意見。賈環擺平朝堂,不代表可以擺平民間。所以,羅向陽、駱宏幾名書院的負責人都認為書院按照原址復建即可。

聞道書院在巔峰時期,擁有超過800名學子,教師隊伍超過五十人。學生們從蒙童、童生、生員到舉人。教師隊伍中有兩榜進士。壟斷整個京西的教育市場,並影響著北直隸地區。

但,此時的形勢下,雖然走的老師,學生都在聽到消息陸續的回來。但書院最終能擁有多大的規模呢?再者,聞道書院的待遇是出了名的好,規模太大,恐入不敷出。

賈環否定這一想法,確定聞道書院不僅僅要恢復舊址,還應該再擴大數倍。屆時,其地理位置,不僅僅要挨著東莊鎮,還要和數裏外的劉家灣相鄰。

整個書院,不僅僅要繼承山長、大師兄的學術成就,還要推陳出新,兼收並蓄!不僅僅要成為朝堂上文官的搖籃,還要成為一所綜合性的大學。

目標是:在校生2萬人。

隨後,一封封的信件、邀請函自聞道書院發出。邀請和書院相關的士人前來參加書院新坐成的典禮。

雍治二十一年,三月十四日山長葉先生、大師兄上刑場。至四月中旬初夏,過去約三十多天。四十九天的法事將盡尾聲。隨後,便是葬禮。書院的落成典禮,定在五月二十一日,夏至。

……

……

江南。蘇州。大周的時尚之都。

四月,小雨多是江南時。蘇州城中的巡撫衙門中,南京右副都禦史、蘇松巡撫沙勝,接到京中賈環寫來的信:賈環敘說了政變、書院、葬禮之事。

正是上午,沙勝在衙門的廊檐下,看著江南連綿的小雨,思緒起伏!十幾年前的往事,就此浮上心頭。那是,他是北直隸的提學。他和張伯玉是至交好友。

當今天下,於此時並不平靜。遼東、楚王叛亂。同時,剛剛平定的河中、吐火羅地區正在和十萬波斯軍隊交戰。他自是上表承認永興天子。

沙勝看著賈環的信,久久不能語。他恐怕無法見證聞道書院的又一次重建。但,想必比雍治九年的水災後,更加的輝煌!

……

……

南昌。

曾經在京中交遊廣闊的龍江先生寧儒,此時任職江西布政司右參議。雍治皇帝曾經親口許諾龍江先生在江南任職,方便他回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