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倒黴的幸運兒(第2/17頁)

另一種是《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的說法,楊鉉是楊震的十七世孫,這種說法的優點,能找到期間的源流——楊震的孫子楊馥,其十世孫楊孕,楊孕有六世孫楊渠,楊渠生楊鉉;算起來,從楊震到楊鉉,應該是十七代,但是從楊震到前燕,也就大概170年的時間,其中每十年就有一代……

要麽時間對不上,要麽時間對上了,又找不到源流,這門親認的,當然是讓人哭笑不得,但是,楊堅也不容易,這門親,不認不行啊。

再比如說吧,後來的唐太宗李世民,他想要把女兒嫁給唐初的功臣子弟,但是,功臣們似乎並不買賬,對跟李世民結為親家沒有太多興趣,他們想要結親的,據說是五大豪門——崔(清河、博陵)、盧(範陽)、鄭(趙郡、隴西)、李(滎陽)、王(太原)。為了跟這五大豪門結親,據說,房玄齡和魏征這些人都擠破了頭,哪怕倒貼錢都可以。

皇帝的女兒居然沒人要,李世民自是氣得冒煙,他一怒之下,便讓人編了部《氏族志》,要求勘正姓氏。當然,怎麽個勘正法,李世民沒有明說,他認為手底下的人應該有數。但是,六年後,這本書編出來了,李世民卻再次氣得跳腳,原因是,主編高士廉居然還是把山東崔氏列為第一等……

於是,李世民當即把主編高士廉叫過來,大大訓斥了一頓,說山東士族“世代衰微,全無冠蓋”,僅靠婚姻維持,“不解人間何為重之?”而後,李世民就不再扭扭捏捏,也不再信任手底下人的智商了,他明確提出了勘正的標準——“不須論數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換句話說,當年闊不算闊,當前闊才是真的闊!

又過了不久,這本書總算修訂完成了,李世民滿意了——姓氏以皇族為首,外戚次之,崔民幹被降為第三等。

事情完了嗎?沒完。書雖然編出來了,但是,編出來並不等於社會認可,房玄齡、魏征等人照樣我行我素,那些世家大族照樣混得春風得意。這下李世民無語了,當然,李世民畢竟不是凡人,雖然在他有生之年,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了,但是,他至少要給問題的解決打個基礎。

李世民打基礎的辦法,就是兩個字——科舉,再加兩個字——推廣,合起來——推廣科舉。所謂“推廣科舉”,言下之意是,已經有人創造“科舉”了,誰呢?就是為了門第亂認祖宗的楊堅。

其實,亂認祖宗的楊堅,又何嘗不和李世民一樣,對當時的門第制度恨得咬牙切齒?但是,他也只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用“科舉”這樣的制度創新,為粉碎門第制度敲開條小縫了。關於這一點,我們以後會做詳細的介紹,這裏暫且別過不提。

楊堅敲了條縫,李世民打了基礎,那麽,誰能功業小成呢?那就是中國歷史上的頭號女傑武則天了。武則天對門第制度的痛恨,那叫深入骨髓,他爹武士彟雖說是開國功臣,但由於家世實在寒微(武士彟是木材商),在新修訂的《氏族志》“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中,居然沒她家什麽事,也就是說,武家跟門第的唯一關系——那就是沒關系。

武則天一個女流之輩,都能在男權社會裏呼風喚雨,弄個皇帝當當,她豈能容忍門第制度如此侮辱他們武家?

在武則天當道後,由於門第制度對她提拔武家子弟過於不利,她便讓親信許敬宗、李義府等人慫恿唐高宗李治重修譜牒,最後編出了個《姓氏錄》。這本《姓氏錄》共收“二百三十五姓、二千二百八十七家”,李治親自操刀寫序,排名的原則跟李世民的《氏族志》差不多,但是,更為激烈,更為極端——“以四後姓、酅公、介公及三公、太子三師、開府儀同三司、尚書仆射為第一姓,文武二品及知政事三品為第二姓,各以品位高下敘之,凡九等,取身及昆弟子孫,余屬不入。”

正因為《姓氏錄》如此極端,所以此書一出,“天下”大嘩——主要是士人大嘩。士人對此不以為然,認為這哪是“譜牒”?這分明是“勛格”。很多人都以被錄入為恥。當然了,武則天還是很雷厲風行,為了貫徹《姓氏錄》的宗旨,她讓李義府把《氏族志》全都收歸燒毀。

編《姓氏錄》,這只是第一步,武則天也明白,再雷厲風行,效果也不會比《氏族志》強多少,所以,最重要的東西是——用人原則。武則天在任期間,用人原則打破了以往的士族壟斷,大量啟用庶族官僚,也正是在武則天之後,庶族集團才真正成為唐朝的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

當然了,即便是武則天這樣的超級牛人,也只能是“功業小成”,離“大成”還差得遠,世家大族依然還是很有力量,但是,至少,庶族已經開始挑戰士族的地位了。晚唐的“牛李黨爭”,便是這種鬥爭的延續,牛黨,便是庶族官僚集團,而李黨,便是士族官僚集團;而且,最後鬥爭的結果,儼然是唐宣宗李忱拍案定論,庶族集團牛黨取得了最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