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開皇之治

貞觀四年,唐太宗李世民問起大臣蕭瑀(蕭詧的孫子,楊廣正妻蕭皇後的弟弟,以“耿直敢諫”聞名歷史),隋文帝楊堅是個什麽樣的人?

蕭瑀回答:“克己復禮,勤勞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以上,引坐論事,宿衛之士,傳饗而食,雖性非仁明,亦是勵精之主。”

性非仁明

楊堅是中國歷史上最幸運的開國皇帝:

他的顛沛流離了大半生最終卻成為西魏大將軍的父親楊忠,讓他從出生之日起,就步入了北周的權力中心;

盡管由於宇文護的壓制,他沒能一開始就飛黃騰達,但是,這卻讓他得到了宇文邕的賞識,獲得了國丈的身份;

正因為國丈的身份,他幸運的被宇文邕的寵臣們看重,成為攝政;

興兵反抗的尉遲迥,非但沒能動搖他的地位,反而為他最終篡位稱帝掃清了障礙,當前輩王莽花費了二十多年時間來進行政治整合之時,他卻只需要一年;

他完全繼承了宇文邕的政治遺產,當他建立隋朝後,南北朝末期北方的分裂已經結束,“北強南弱”的局勢越發明顯;

當他最終決定要統一天下時,他的對手,居然是中國歷史上最無能的亡國之主——陳叔寶,以至於,他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滅亡了南陳;

突厥曾一度讓他寢食難安,但是,幸運的是,他有個叫做長孫晟的部下,以其翻雲覆雨的政治手腕,幫他不費吹灰之力,就解決了心腹大敵;

……

然而,當千年之後,我們回顧歷史,卻很難將“幸運”二字作為標簽,安在楊堅的頭上,相反,我們要感謝這種“幸運”,我們必須這樣說,“幸運”的是,中國歷史上,曾經擁有過楊堅這樣的皇帝。

跟一般人不同,我準備從楊堅的缺點開始談起。

當我們翻開二十四史,翻開《資治通鑒》,我們會發現,大部分的皇帝,我們想找他們的缺點非常容易,史官們會毫不留情的,不吝筆墨的,將這些皇帝的種種荒唐,曝露於史書之上——以至於近現代很多哲人感慨,中國人何其不幸,居然在這些玩意手下過了幾千年!柏楊先生就將中國歷史稱為“醬缸社會”。

當然,柏楊先生此語不免過激,在我看來,我們能了解到中國皇帝這麽多亂七八糟的爛事,恰是中國政治文明的體現——試想,在特權社會,哪個國家的當權者沒有亂七八糟的醜事呢?為什麽只有中國的歷史將其保留的如此完整呢?

我們贊頌民主制度時常說,民主政治的高明,不在於沒有醜聞,而在於,一旦出現醜聞,這就會很快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因此,對於中國的歷史,我們同樣可以說,中國政治文明的先進,不在於能夠避免種種醜聞,而在於,大部分的醜聞,都會在千百年之後,成為後世之人的談資。

然而,在史官們毫不客氣的筆觸下,我們要尋找楊堅的缺點,卻顯得極為困難。我翻遍《資治通鑒》,最後發現,如果硬要說楊堅有什麽缺點的話,那如此種種,都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苛。

所謂“苛”,於楊堅而言,就是他總是試圖將所有事情都納入自己預想的軌道上來,作為一個政治家,他缺乏一些彈性,他顯得有些刻板,他沒有恢弘的氣度,他渴望他的國家、他的臣民、他的子女,都照著他的要求前進,他不能容許在這個過程裏,出現任何的偏差。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楊堅的這個“苛”字吧:

在前文的《使命》一章裏,我們說,楊堅的重要任務,是重建一個價值體系。在漫長的亂世中,我們看到的,是道德的日漸淪喪,要說明這一點,我們窺一斑以見全豹,看看自六鎮兵亂以來,中國的統治家族出現了多少次的骨肉相殘吧:

北周時期:宇文護誅殺了自己的兩個堂弟,宇文覺和宇文毓;而後,宇文邕又誅殺了他的堂兄宇文護;宇文赟即位後,對他的叔叔宇文憲痛下殺手;

北齊時期:這個我們前文已經講了很多了,高緯誅殺其弟高儼;高洋誅殺三弟高浚和七弟高渙,堂叔高嶽也為其所誅,六弟高演也險些倒黴;高演誅殺了他的侄子高殷;高湛誅殺了侄子高百年,而高浚、高渙之死,他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高澄則殘酷對待他的弟弟們,尤其是高洋……

南陳時期:陳叔陵在陳頊駕崩的次日,用切藥刀猛砍陳叔寶;陳叔寶的父親陳頊奪得帝位,是因為幹掉了其兄陳蒨的嗣子陳伯宗;同樣的,陳蒨稱帝後,也幹掉了從北周回國的陳霸先嗣子陳昌;

南梁時期:蕭繹幹掉了其弟蕭紀、其侄簫譽,間接逼死了蕭綸,蕭詧此後又報了蕭繹的一箭之仇;而在整個侯景之亂中,蕭氏子弟們,幾乎都在圍觀,眼睜睜的看著宮城被侯景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