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商鞅變法(第3/9頁)

這時聽了商鞅的改革理論,他覺得這哥們兒真的太牛了,比他想象中的人牛人更牛,心下大喜過望,立即叫他把這個理論用於實踐。

於是,史上著名的商鞅變法開始。

決心

當然,跟所有的改革一樣,剛開始是很不順利。

不管如何改革,都會觸動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這些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總是會跳出來,反對改革。

而大多數改革,總是以犧牲傳統既得利益集團作為代價的。說白了,正是因為這些既得利益集團的腐敗,才會導致國家政治的腐敗、國力的衰弱。要革除這些腐敗,大家口號喊起來,往往聲音很響亮很振奮人心,甚至腐敗分子的聲音比所有的人都大。可真的要動起來,他們反得最堅決,制造的阻力非常大。

現在秦國跟所有的國家一樣,君主的權力貌似很強大,其實,他周圍團團包圍的傳統勢力才是真的強大。這些勢力在平日裏,利益沒有受到侵犯時,他們很和諧,誰也沒有冒出頭來。可當他們的利益面臨受損時,他們就會跳出來——很多政變就是他們跳出來的結果。

所以,當他們聽說秦孝公要任用那個從魏國來的年輕人商鞅來搞什麽變法時,就紛紛跳出來,加以反對。

秦孝公當然不幹。

於是,雙方展開了一場變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的辯論。

持利大於弊的一方是秦孝公和商鞅,但礙於自己的地位,秦孝公只能當裁判而不能出來當辯手。於是,利大於弊一方的一辯和二辯全是商鞅一個人承擔。

持弊大於利的一方是甘龍和杜摯,以及一大批秦國傳統既得利益集團。

甘龍和杜摯出任辯手。

這兩個人都是秦國的老一輩革命家。尤其是甘龍,曾經緊跟秦獻公幹過革命,也曾經是秦獻公時代的改革派,為秦國的發展作出過巨大的貢獻——把“德高望重”這四個字套在他們的頭上,估計也沒有幾個人會反對。

甘龍本來是個改革派,但這哥們兒通過改革得到了利益,從而加入既得利益集團,身份立刻轉換,又變成保守派的最高代表。而他現在又是秦國的首席大臣。

秦孝公想不到變法的概念還沒有出台,反對的人就這麽多,而且個個都很堅定。如果真的實施起來,反對的人豈不更多?那可是阻力重重啊。他也有點兒動搖了。

可商鞅說,老大的顧慮是多余的。對於那些下層人員,這些話題是不能跟他們討論的。只有在改革成功後,讓他們分享改革的成果。高素質的人跟低素質的人是沒有共同語言的。所以,要成就大事業,就得采取果斷的措施。只要覺得這個改革是利於富國強民的,就不要前怕狼後怕虎。

甘龍立刻反駁,小鞅同學的話大錯特錯了。我們只有按既定方針辦,大家對這些方針政策都很熟悉,貫徹起來才有有條不紊,才走第一步,大家基本就知道第二步怎麽走了。這樣,天下才不亂啊,才利於安定團結。現在咱們太需要一個安定團結的局面了。

商鞅說,老人家你說的好像都對。很多普通的人只知道按過去的方針辦,很多貌似博學之士,其實都是書呆子,天天封閉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裏,好像什麽都知道,其實什麽都不知道。這兩種人,讓他們當當太平官,過著腐敗的幸福生活,那是很好的。但千萬不能跟他們討論什麽興利除弊的大業。世界上,智商發達的人才會制定規章制度、方針政策;智商欠缺的人只能當個守法公民。有水平的會與時俱進,沒水平的人只會死守傳統,把傳統當命根子。

這時杜同志又說,變法的成本太大了。所以,我認為,如果沒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要修改成法;沒有十倍的社會效果,就不要就換傳統的方針政策。大家按既定方針搞了這麽久,沒有出過什麽差錯,社會也沒有出現什麽不安定的因素。要是強硬變法,就會發生動亂。

商鞅說,治國從來就沒有什麽一成不變之法。這個歷史早就有很多鮮活的例子。湯武沒有按照前朝的法規,最後能得天下;夏朝老是依承舊制,一點兒進取心也沒有,最後滅亡。

秦孝公一聽,大聲說:好!

大家看到老大的聲音這麽堅定,只得都閉嘴了。

當天,秦孝公就下了個文件,任命商鞅為左庶長,直接進入秦國的決策層,全面負責改革變法大事。

商鞅開始制定變法的法令。他下令將人民編為五家一伍、十家一什,互相監督,犯法連坐。舉報奸謀的人與殺敵立功的人獲同等賞賜,隱匿不報的人按臨陣降敵給以同等處罰。立軍功者,可以獲得上等爵位;私下鬥毆內訌的,以其輕重程度處以大小刑罰。致力於本業,耕田織布生產糧食布匹多的人,免除他們的賦役。不務正業因懶惰而貧窮的人,全家收為國家奴隸。王親國戚沒有獲得軍功的,不能享有宗族的地位。明確由低到高的各級官階等級,分別配給應享有的田地房宅、奴仆侍女、衣飾器物。使有功勞的人獲得榮譽,無功勞的人即使富有也不能顯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