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連橫與合縱(上)(第2/10頁)

當然,殺了商鞅,還是必須有人幹活的,而且這個幹活的人也是個猛人才合格。

那時,也許別的東西產出不多,但卻是個猛人不斷湧現的時代。

秦國很快就找到了個牛人頂替商鞅的位子。

這個哥們兒就是公孫衍。

公孫衍也是來自魏國,同時也是縱橫家的代表人物,不但口才牛,策略也厲害。接過秦國大良造的大印後,立馬要求向魏國開展新一輪軍事行動。

此時的秦國兵多將廣,想拿魏國來練一練,那是容易得跟放屁一樣。

正好,秦國新一屆政府也需要一場戰爭來打造自己的形象。否則,人家會說,秦國沒有了商鞅,就一點兒作為也沒有了。以前商鞅不是老去打魏國嗎?現在老子也打一把魏國給你們看。

魏國此時已經嚴重疲軟,看到大秦鐵蹄猛踩上來,做了一次很不像樣的抵抗之後,立馬派人求和,說再割一塊地皮給你們不行嗎?

當然可以。

於是,魏惠王又含著辛酸的淚水在版圖上一劃,陰晉又轉換成秦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了。魏惠王實在是有理由落淚了。這塊地皮位於秦魏兩國的交界處,同時也是公孫衍可愛的家鄉。五十多年前,吳起就在這裏,只帶著幾萬人的兵力,硬是把五十萬秦兵打得滿地找牙,一路狂逃,最終占領河西之地。兩千年,這個戰例後還一直成為經典戰例。可僅僅五十年,秦兵又在這個地方,把魏國打得跪地求和。

這就是把人才趕走的後果,很嚴重。

河西這個地方對秦國來說,實在太重要了。這個地方是秦國向東的門戶。魏國就是在占領了這個地方之後,才有據了對秦國的主動權,死死壓得秦國透不過氣來,使其跟中原的聯絡中斷了幾十年,迫使秦國只能跟魏國做生意,可以任意盤剝秦國的財富。秦國氣得要命,多次出兵要奪回這個地方,一心一意要打通向東的通道,但都沒有成功。現在終於打通了。秦惠文君為了紀念這個偉大的勝利,決定把陰晉改名為“寧秦”。從這個名字看,你就知道收回陰晉對秦國的意義了。

河西的地盤很大,光陰晉還遠遠不夠。

公孫衍說,必須把河西全面搶回來。以後咱們才能在戰略上穩拿主動權。

秦惠文君同意。

於是,公孫衍再次出馬,進攻河西要塞。把四萬多魏軍一把打跨,連魏國的主將也在戰場上成為俘虜。

魏惠王一點兒辦法也沒有,只得很想哭地對秦國說:“我把剩下的河西地盤全給你們。可以了吧?”

當然可以。

魏惠王知道,你再給多少土地,也擋不住秦國的入侵。於是,他想出了一個辦法,派人拿著大把現金來到秦國,全部送給公孫衍,請公孫衍同志看到這麽多錢的面子上,別再打魏國了。

公孫衍一看到錢,兩眼立刻放光,一臉笑容地說:“呵呵,好說啊。明天我勸我們的領導,不再打魏國了。”

於是第二天,他對秦惠文君說,老大:“咱剛跟魏國講和,現在又去打他們,有點兒說不過去吧?還是先打別的國家吧。而且老是拿一個魏國來玩,也顯得太沒有創意了。”

秦惠文君哪知道這家夥已經接受人家的巨額賄賂,現在是在幫魏國求情,聽他這話說得真的很有道理,就同意了他的意見,準備再次來個西部大開發,向西部的少數民族進攻。

如果公孫衍此計成功,歷史可能就要改寫。

然而一個猛人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公孫衍為歷史設計的格局。

這個猛人也是縱橫家的代表人物。

他就是著名的張儀。

六國相印

張儀也是鬼谷子的學生。不過,他的同學不是龐涓和孫臏,而是蘇秦同志。

說到張儀,還得先說說他在歷史舞台上的老塔擋蘇秦。

如果沒有蘇秦,張儀也許不會到秦國來,張儀不到秦國來,這個歷史還是現在這個歷史?

蘇秦是農民子弟,不像吳起那麽有錢,但他跟吳起一樣,從小就有遠大理想,一定要幹出一番事業來。

他也投到鬼谷子門下。這個鬼谷子的命還真不短。學生死了一批又一批,他居然還在那裏開門辦學,天天諄諄善誘、誨人不倦。

蘇秦畢業下山之後,到處去找工作,可找了多年,仍然是個失業大學生,只得又回到老家。大家一看,呵呵,名校畢業的高材生,也找不到工作。你讀那個名校、拜那個名師有個屁用?我們不用上學,也有一碗飯吃啊。

蘇秦聽到後,一言不發,紅著臉躲到房間裏。從此,人們就很難看到這哥們兒那張臉在公眾面前出現了。

當然,他並不像現在很多大學畢業生那樣,找不到工作就天天睡大覺,醒來後又全身赤裸地玩玩遊戲,放開肚皮拼命啃老。蘇秦的家並不富有,他無法啃老。而且啃老也不是他的風格。他天天翻著自己的藏書,認認真真地讀著。可讀了一遍之後,突然覺得,老是讀這些書,不把自己變成瘋子,也變成呆子了。現在這個社會並不需要瘋子,也不需要呆子,而是要有實實在在本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