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都督拜壽(第5/9頁)

關羽的笑聲更響了,淩空聽去,似有一群群叫聲低沉洪亮的巨鳥在翺翔。“請入城!”他一邊大笑,一邊向周瑜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那手臂的伸向,直指城關的制高點。

周瑜也仰起頭來,輕聲微笑。

關羽言罷,笑呵呵地近前,挽住了周瑜的手臂。周瑜沒有推辭。兩人親切地手挽手,沿著長長的城道向高高的城關走去。

一路上,兩人談笑晏晏,他們談天氣,談水勢,談見聞,雙方都將彼此敷衍得密不透風。

然而,即便是在話鋒最密集之時,周瑜也不忘展目四望。在他精明銳利的目光中,他發現不但城道兩旁戰甲林立、軍姿威武,就連遠遠近近的城樓哨卡、兵營倉庫,也呈現出巍峨森然、井然有序之勢。顯然,和當年歸東吳管轄時比較起來,這荊州城的氣勢不僅未見削弱,反而更加雄壯。可見關羽治軍之嚴、束兵之緊。也就是說,他守城十多年,還未生出明顯的懈怠之心。

“公瑾啊,萬萬沒想到江東大都督會屈尊為使,親自來給一個老朽拜壽!唉,當我在城上看見你那艘壯闊座駕時,嚇一跳,以為曹軍攻城來了。”關羽好似沒看見周瑜左右閃動的目光,仍然邊說邊笑,語調、嗓音和剛剛寒暄時一樣自然渾厚。

“在下怕雲長多心,原本不該來荊州。但要不看你一眼,又不放心啊。”周瑜收回目光,繼續點頭微笑。

“有勞公瑾惦記。嗬嗬,如此惦記!”關羽仰起頭,一陣哈哈長笑。

“曹操雖然赤壁大敗了,但他一統天下的野心不滅。”周瑜卻突然間面色一凜,正色道。

關羽也面色一凜,正色頷首道:“說的是!”

“此人既富雄才大略,更能知恥而後勇。現在他表面韜晦,暗中卻在厲兵秣馬,心中時刻不忘這座荊州城。”周瑜說著,臉上的神情如同越升越高的城關,漸趨嚴峻。

關羽沉吟不響。半日,方慢慢道:“嗯……他和公瑾你,倒是十分相像!”說完,又拈著下巴下的三寸長須,呵呵笑出了聲。

周瑜也正想笑,再順勢說上一句:“和雲長你也差不了不少……”突然聽見足下城關傳來一陣喧鬧之聲,好像甕城附近的方向響起一陣刀劍之聲,似乎是有什麽人在那裏爭執不下,其中還夾雜著幾聲“退下!退下!”的喝令聲。

周瑜和關羽同時皺起了眉頭。

“怎麽?”關羽問旁邊一個年老的偏將。

話音未落,已有一位臉龐發青的年輕偏將飛奔而來,一邊下馬一邊恭敬地稟道:“稟上將軍。周大都督的護衛要進內城,去城隍廟拜香。他說荊州原本就是他老家,今天又是他老娘百年忌日。”言畢,立在馬下偷眼瞧周瑜。周瑜臉上一片默然,看不出任何心緒。

“哦。荊州是他老家,我的壽辰又是他老娘忌日……”關羽撚須沉吟,也看了眼周瑜,露出很難辦的樣子。

“上將軍啊,晚生的這些護衛犟得很。他們確有幾位家在荊州。”周瑜大大方方地回視關羽,嘴角微微一笑,不覺中露出一縷嘲諷。

“大都督啊,老生的那些護衛也犟得很,而且最討厭吳軍入城探關。”關羽也牽動嘴角,微微一笑,那語調裏沒有嘲諷,倒有股淡淡的挑釁。

周瑜不出聲,又擡起眼睛,遊目城關,似乎對這雄壯威武的城關愛不夠、看不夠似的。

那偏將聽了兩人的對話之後,臉上閃過一絲困惑,他在自己的馬下又站立了片刻,預計再也得不到任何正式的命令之後,便答應一聲“是”,便上馬掉頭而去。

待那偏將背影馳遠了,兩人方轉過頭來,若無其事地繼續往城關的方向走。

“百裏外的襄陽,曹仁擁兵三萬。淮北汝南、張遼徐晃都在苦練精兵。一年之內,可得新軍二十萬,曹操早晚會兵臨城下。雲長如果守不往城池,請務必知會我一聲。”周瑜且說且走,並不時轉過身來,目視關羽,似乎在時刻等待他的意見。不管怎麽說,在對待曹操這件事上,他們還是有話說的。

關羽不置可否,只淡淡微笑著,露出成竹在胸、志在必得的神情。

“雲長對此無話可說?”周瑜擡了擡眉頭,故意露出驚詫之色。

果然,關羽沉不住氣了,一叠聲喚關平。

“告訴大都督,曹軍如來攻城,我軍咋辦?”他囑咐關平,語氣驕矜自得。

“第一策,半道相擊。末將不等他入境,就率精兵從麥城出擊,夜襲他輜重所在。”關平一個鞠躬之後,面朝周瑜,正聲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