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驕兵之計(第5/9頁)

“雲長為何如此偏執?!”魯肅怒聲道。

關羽默然了一會兒,然後感嘆道:“子敬啊,我如果是你江東將士,也會立誓奪取荊州的。我和周瑜人同此心,心同此志。而你主所謂的聯姻哪、和睦哪,不過皆屬緩兵之計罷了。”

魯肅氣得漲紅了臉,失態地大叫:“雲長一葉障目,滿口胡言!”

關羽卻微微笑著,一副穩如泰山的模樣,他甚至改用了一副拉家常的語調,用勸慰的語氣對魯肅道:“對了子敬,還記我大哥娶孫小妹的事嗎?我大哥差點把命送在東吳!我想問你們主公一句,你們江東,除了嫁娶之外,別無安天下的良策了嗎?”

魯肅聽到這裏,已經掩飾不住內心的悲憤,他滿眼含淚,兩手顫抖地將案上的帛書慢慢卷起,顫聲道:“看來,上將軍是要和我江東拒親了。”

關羽卻毫無心肝地哈哈一笑:“我虎女焉能嫁犬子……”

這時,就連佇立在關羽身後的關平,也忍不住失聲攔阻道:“父親……”

關羽止住笑容,冷冷地望著魯肅。

此時的魯肅已經不能用挨了當頭一棒來形容,他的心肺、大腦,全部被烈火炙烤著!他憤怒地盯了得意揚揚的關羽一眼,四肢如被電擊般劇烈顫抖。接著,他像一個手腳不靈便之人似的,勉強卷好帛書,趔趄著朝關羽匆匆一折腰,做了一個深深長揖,痛聲道:“雲長呵,你如此汙辱我主,你知道我主會如何作答?”

“發兵攻打荊州!”關羽冷冰冰地回答。

“不!我主會說,無論雲長如何辱我,我絕不壞孫劉聯盟,絕不攻取荊州!雲長呵,國之安危,大於主之榮辱!告辭!”

魯肅言罷,也不看關羽,便強忍著內心痛苦,昂首步出將軍閣,只留下關羽父子在他背後發怔……

半個時辰之後,魯肅在關平的陪送下,昂首步下荊州城道。城關上,關羽遙遙長揖,他也裝作沒看見。

直至他回到江面,跨上來時的小船。江風吹起他薄薄的長衫,他將整個人轉向荊州城關的背面,淚水才在他渾濁的老眼中溢出,順著他溝壑叢生的黃胖臉,流到了已經麻木得失去了知覺的唇邊。不過是短短半日,他的鬢角已經多出了兩叢銀白的色塊,他仿佛一下子老去了許多。

小船開動了,很快,他和他在荊州收到的屈辱,將伴著一曲江水流回江東。他不知道,主公孫權得到回音之後,會作何反應,更不知道,接下來的荊州,會有如何曲折多舛的命運。

荊州啊,你這讓人魂系的雄關!你讓多少人為你折腰,又讓多少人為你蒙羞!

魯肅不知道,在他頭頂的城關之上,關羽正動情地目送著他,而且在關羽心裏,也是同樣的默念與感嘆。荊州啊,荊州,你何時才能有安寧之日?

“父親,孫權是在施緩兵之計嗎?他們會暗中攻取荊州嗎?”在關羽身後,關平語氣熱切地追問。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稍一猶豫之後,關羽這樣回答。

關平竭力睜大了眼睛,眼睜睜看著魯肅的小船如一枚彎彎的落葉,漸漸卷入浩浩湯湯的江水之中。和東吳大都督周瑜離去時的陰風惻惻不同,今日掛著斜陽的天際霞光掩映、輝煌燦爛,同任何風波欲來的短暫平靜一樣,江上如詩如畫的美景,宛如一道強烈的閃電,深深地烙在了關平的心裏。

魯肅回到江東時,已是幽暗的黃昏晚景,他從主公的一個侍衛那兒得知,主公正在吳山狩獵。考慮到軍機不可延誤,他直接去了狩獵的山澗。和他料想的一樣,那是一個依山傍水的空曠之地,有飛禽,有走獸,有連綿的草地和數不清的雜樹繁花,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不是一場嚴格意義上的狩獵,而是有近百名將士爭先恐後參與圍觀的賭射。那插滿花花綠綠大纛的山腳下,將士們身著鎧甲,手持刀劍,圍著酒案、箭台、活靶,胡服騎射,壯言豪飲,怎一個熱鬧了得!

魯肅走近的時候,眾將士正在賭鳥,好幾位將軍在百米處各執一弓,挽弓待發。不遠處的山旯旮裏,一個士卒正在執掌一張巨大的絲網,那網中捂著無數只剛被捕獲的活鳥。那士卒不是別人,正是剛剛被貶的水師將軍呂蒙。

一位將滿弓幾乎拉斷的獨眼將軍,朝呂蒙大喝一聲:“納命來!”

呂蒙不應,只迅速從網中捉出一只鳥兒向高空一擲。那久被束縛的鳥兒乍獲自由,興奮地吱吱直叫,振翅飛向雲天。

那可憐的生靈不知道,在它逃離的那一刻,瞄準它的不光有那只醜陋的獨眼,還有一雙不動聲色的老眼,一位老將正在離獨眼將軍不遠的地方彎弓射擊。

結果,它的翅膀剛剛觸及第一縷雲朵,兩只利箭同時“嗖”地往它飛來。它抖了抖翅膀,躲開了獨眼將軍從左後側射來的那支,可不幸的是,與此同時,另一支從右側翼飛來的箭矢卻殘忍又精準地擊中了它的尾腹,並從它小小的身體裏穿膛而過。它扇動著小小的翅膀,在空中艱難地飄搖了一會兒之後,“噗”的一聲掉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