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5章 忠孝

張四維無論如何不能算一個賢相,但算是一個優秀的政客,這是張瀚對他祖先的評價,相當的客觀,令當時的孫敬亭為之吃驚。

現在舊話重提,一種溫馨之感也是油然而生。

“不管怎樣,我真的不希望文瀾你成為你精心研究過的那些大人物的樣子。厚黑,心狠手辣,口密腹劍……嗯,這好象是形容李林甫用的。總之,你現在這樣挺好。有一些心機手腕,主要還是以王道為先,所謂王道,就是堂堂正正,就如這一次攻察哈爾一樣,此前做的功夫足了,所以就水到渠成,任爾怎麽撲騰也難逃覆亡之局,這就是王道。”

張瀚沉吟道:“但也不是什麽事都能這麽做,以正合,以奇勝,我想我們遇到對抗不了的東西時,只能先穩住腳步,以靜待變,等待以奇致勝的那一刻。”

“是不是與貴蒲州尊親有關?”孫敬亭相當敏銳,馬上就問道:“事涉你的尊長,我不好多說,甚至不好多問。但文瀾你要立定腳根才是,要知道,現在很多人在擔心!”

確實是如此,如果是純軍事的問題和麻煩,和記的人沒有絲毫的擔憂,兵來將擋就是。可是皇上拿出了張瀚的先人出來,鳳磐公一代首輔,赫赫有名的人物,連普通的百姓也知道不少蒲州張老相公的過往事跡,天生聰慧的神童,早早就中了進士,嘉靖隆慶到萬歷的三朝都屹立不倒,和王崇古等大臣掌握著陜甘宣大的邊防事務,整個晉黨具有相當的實力,去過蒲州的都知道,張府所在的大街有好幾十個牌坊,都是蒲州張家的榮耀,一般人家有個進士及第的牌坊就算官宦人家了,在蒲州張氏這樣的豪門世家面前,根本也就不夠看的。

就算現在,蒲州張家也還有相當多為官的子弟,只是沒有掐頭冒尖的而已,若非如此,當年張輦不過是個普通的鄉紳,不是張家的家主,賴同心好歹是實權參將,豈能就因為一封書信就賣了好大的面子給張輦?

現在張四維受到明顯捧高的追贈,朝廷除了封爵之外,能給文官的最高成就都給了,太師,特進,光祿大夫,上柱國,加上忠肅的謚號,可想而知,朝廷做這樣的事到底是為了什麽。

所為者,當然不是張四維突然被朝廷發現了什麽隱藏起來的不得了的功績,很明顯的就是為了張瀚。

這很叫人頭疼,但並沒有太多人反感,人們都有些擔心張瀚。

畢竟張四維是大明的名臣,朝廷給忠肅的名號用意也是很明顯,忠孝傳家,這是一個中國人最基本的道德準繩。

不一定人人能做到,但絕不會有人自稱自己是不忠不孝之人。

此時的歐洲人頭頂都有一個上帝,這是他們共同的道德標準,在中國人這裏,千言萬語只化為四個字,無非就是:忠臣孝子。

不論是誰,想得到這四個字的評價都很難,要為忠臣,就得拜別父母幾十年不回家,父母喪後才能回家奔喪服孝,孝子這兩個字,很難夠格算上。要為孝子,就得朝夕奉陽,晨昏定省,想為朝廷效力就難了。

現實就是如此,所謂忠孝難兩全,大約就是這樣的意思了。

張瀚在草原登頂,但目前來說並沒有與大明為敵,朝廷的意思也很直接和明顯,想叫張瀚和祖先學習,繼續忠於大明。

這是一種期盼,一種相當柔和的手段,如果張瀚在此時叛亂,數年間營造的形象就全毀了,給人的感覺是王莽,曹操之流。

另外就是不孝,張四維是張瀚高祖父,相隔不過幾十年,朝廷大加追謚,張瀚若是公然反叛,等若不孝。

況且還有蒲州的這些尊長們過來勸告,不孝之名就算坐實了。

如果一個人不忠且不孝,這樣的人能追隨嗎?

不僅在北方各省張瀚的形象會大為崩壞,就算是跟隨他的吏民百姓,心存疑慮的怕也會不少吧。

軍隊倒不是很怕,但同樣要擔心軍隊會變質。

以前的和記商團軍心存大義,一切行事都有強烈的自信,是為了華夏,為了大明百姓的利益,當然也為了效忠和記還有張大人。

現在只要軍餉給齊,軍人一樣能揮刀殺向任何一方,但軍人們心裏的那種榮譽感和驕傲只怕就會蕩然無存了。

關寧兵一樣能打下南中國,江北四鎮高傑的部下李成棟在投降清軍後所向披靡,但張瀚真的想要這樣的軍隊?

如果殺的人頭滾滾,純粹武力征服,應該也能拿下大明。

可是張瀚又想要那樣的華夏?

孫敬亭是張瀚最親近的部下,也是相當要好的朋友,更是有親戚關系,對張瀚的心思還是很明了的。

張瀚也討厭大明的言官,對結黨之後只論黨派不管事非的風氣相當厭惡,更討厭那些為了好處出賣奏折的禦史和給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