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江西危局(第2/3頁)

一時間,從南昌到贛州的官道上,塵土飛揚,兵馬綿延不絕。

三月十九日,金聲桓大軍進抵贛州城下。

開打之前,來了手溫柔的:招降。

贛州城內的清南贛巡撫劉武元、南贛總兵胡有升下轄五營,每營一千名,協守將領高進庫、徐啟仁二營,每營兵額也是一千名,總共不過七千兵馬。不過,劉武元、胡有升覺得自己後面有李成棟的兵力壯膽(李成棟易幟的時間是四月十五日,此時李成棟尚未反清),拒絕投降。

既不肯降,那就打吧。

金聲桓發起大軍狂攻。

清贛州右協副將徐啟仁受命在城外迎擊。

徐啟仁可不傻,面對金聲桓聲勢喧天的大軍,不敢戰,領部下一千名兵馬奔回原駐地南安府。

回到南安,想想不是事,幹脆連同府內的道、府文官舉城投順了金聲桓。

有徐啟仁作為榜樣,鎮守南雄的雄韶協將李養臣也跟著投降。

劉武元、胡有升還在強撐。

他們看到城中兵力有限,就不再出擊,只是高踞城頭,憑險扼守。

贛州三面臨水,地勢險要,城墻堅固,易守難攻。

前年,萬元吉、楊廷麟等人就是憑借這座城池與清二十萬大軍周旋了大半年。

現在,明、清雙方之間攻守易勢,金聲桓雖然人多勢眾,但要輕松拔下,也是誠為不易。

不過,沒有關系,閏四月初一日,先前進駐到九江的王得仁已帶領他的十萬精銳回師來到贛州,協助金聲桓一道繼續猛攻。

然而,王得仁這次回師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要知道,金聲桓二十萬人圍攻贛州,攻城人員密密麻麻,擁擠在一處,只能充當城內清兵的活靶子,就算接近了城池,也是堵塞擁擠,無從搭手之處。

這二十萬人,再加上王得仁的十萬人,只是徒長聲勢而幫不上多大忙,反而加重了城外糧餉的負擔。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絕境中的清軍為了求生,竟然吃了熊心豹子膽,於閏四月二十二日展開絕地反擊,出城襲擊明軍。

明軍由於這段時間來攻得太猛,精神上出現了懈怠,根本沒料到清軍會開城出擊,一下子就亂了。

混亂中,王得仁中炮負傷。

唉,看來,一直這麽猛攻也不是個事兒。

金、王決定改變策略,不再強攻,而是重挖深壕,重築營城,層層圍困。

他們想:我雖然攻不下,但我圍也要圍死你!

這一招夠狠。

因為圍得緊,城內米價高達四十五兩銀子一石。

清南贛總兵胡有升見士卒饑餒不堪,被迫將自備戰馬宰殺以犒兵。

贛州已危在旦夕。

圍城雖然有效,但這種曠日持久的攻防戰顯然是對金聲桓、王得仁非常不利的。

自從清廷自得知江西有變,已命滿將譚泰為征南大將軍,會同固山額真何洛會統領清軍,征討江西,金聲桓、王得仁的處境十分危險。

而因為王得仁援攻贛州,也造成了贛北防守力量嚴重不足。

一旦入援清軍突破金、王二人設置在贛北的防線,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殺到贛州城下,對贛州城外的金、王大軍進行合圍。

事實上,就在金、王大軍屯兵於贛州城下的時候,清廷派遣的征南大將軍譚泰帶領滿、漢軍隊已經迫近江西。

閏四月下旬,清軍進至東流縣,兵分兩路,譚泰部攻九江,何洛會部攻饒州府。

同月底,奉金聲桓、王得仁之命鎮守九江的明將吳高棄城而逃。

五月初一日,清兩廣援剿副總兵楊捷占領江西門戶九江。

何洛會軍也在閏四月三十日攻克饒州府。

突破金、王二人設置在贛北防線的清軍並不馬上入援贛州,而是進圍南昌。

這明顯是在使用圍魏救趙之策。

這個策略,通常都有用。

五月初七日,清軍前鋒進入南昌府境。

南昌城內人心震駭。

負責鎮守南昌城的金成功(金聲桓之兄)迫於清軍聲勢,不敢抵抗,竟派人向清軍許以開城迎降。

值得慶幸的是,城中其他守將不甘南昌就這樣落入清軍之手,將金成功殺死,南昌總算尚未失。

糟糕!一旦南昌失守,根基就全毀了。

金聲桓不敢再攻贛州,準備撤軍回救南昌。

王得仁不同意,他認為,再過三日,便能破贛。贛州若破,清軍必解南昌之圍。

他說:“若棄垂破之城而不攻,南昌強敵在前,贛州頑敵在後,此危道也!”

王得仁所說不無道理。

但金聲桓以家眷在南昌為念,堅拒不聽,於五月初九日全線撤軍,回保南昌。

劉武元、胡有升覺察金王營盤移動,內心狂喜,開城出擊,竟大有斬獲。

五月十九日,金聲桓、王得仁引軍返回南昌。

六月初三日,王得仁領精兵在南昌城下迎戰南下清軍,在七裏街被清軍擊敗,退入南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