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明事湮滅

吳三桂入緬脅取永歷帝之時,李定國尚有五六千兵馬駐於九龍江(即瀾滄江流經西雙版納之一段河名),雖然兵力幽微,但仍不泯復明之志,他竭力聯絡各地土司,以期扭轉局勢。

四月,李定國抵達勐臘(今屬西雙版納自治州),有從交岡進入廣東之意。

他派遣使者攜帶厚禮前往車裏借兵,欲借其力恢復事業。車裏當即派遣使者與李定國商議用兵事宜,禮儀頗隆。

一六六一年(順治十八年)五月,暹羅國(即泰國)派使者六十多人來見,迎請李定國移軍景線(亦作錦線,現在泰國境內昌盛附近,與緬甸、老撾接壤)休整,直言本國願意提供象、馬以收復雲南。

使者們帶來了豐厚的禮物,還取出明神宗時所給敕書、勘合,表顯示出對明朝依依不舍的眷戀之情。

他們還告知李定國,之前跟隨永歷入緬,因無船可渡,沿江陸行而被緬甸人劫殺逃脫,流落到暹羅國的八十二人均得到了妥善安置,“每人每日米二升、銀三錢”。

李定國感動不已,盛情款待來使,派兵部主事張心和等十余人同往暹羅聯絡。

不久,先前與永歷帝走散而輾轉到古刺的四川官員馬九功,從古刺派來使者,告知已經集結了四千人的軍隊,願意追隨大明晉王。

然而,時間不等人。

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永歷帝和太子已落入清軍之手。

噩耗傳來,李定國如遭雷擊,頓足捶胸,號啕大哭。

標志著明朝政權的永歷帝被俘,則復明已然無望。

而自己部下兵馬由於駐紮在人煙稀少地區,缺醫少藥,且糧食嚴重不足,病死、餓死的人員幾達半數。

李定國憤郁於懷,五月十五日撰寫表文焚告上天,“自陳一生素行暨反正輔明皆本至誠,何皇穹不佑至有今日。若明祚未絕,乞賜軍馬無災,俾各努力出滇救主。如果大數已盡,乞賜定國一人早死,無害此軍民”。

六月十一日,李定國病倒。

六月二十七日,李定國自知大限已到,臨終前,托孤於部將平陽侯靳統武,命世子李嗣興拜統武為養父,叮嚀道:“寧死荒徼,無降也!”

交代完後事,當晚,李定國永遠地閉上了眼睛。終年四十一歲。

李定國一死,部眾人心渙散。

總兵馬思良、胡順都、王道亨等人自感前路渺茫,紛紛走上降清之路。

不久,靳統武病死,蜀王劉文秀世子劉震等領兵歸附清朝。

晉王世子李嗣興也未能恪遵乃父遺訓,在康熙元年拜表投降清朝,領官兵及家屬一千二百余到洱海接受吳三桂改編安插,呈繳李定國留下的冊、寶和元帥印,得授都統品級。

至此,基本可以說,由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大統一王朝落下了帷幕。

勐臘一帶各族人民,敬重李定國的忠義,將之尊奉為神,過其墓者皆膜拜,並在勐臘後山建“漢王廟”,歲時致祭,禮極隆重。

李定國部下中,也有堅決不肯降清的人,他們在中緬邊境阿瓦河東中一百余裏的荒山僻野中,聚族而居,與當地居民一起墾荒開礦,逐漸發展成為一個部落,部落的名字為紀念桂王朱由榔而起,號“桂家”。

“桂家”子弟將自己居住的地方喚作“望鄉台”,歲時憑眺,瞻望中國。

永歷十五年(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二月,就在鞏昌王白文選和晉王李定國策劃著大舉進攻緬甸以營救永歷帝之際,國姓爺鄭成功率領他的十萬水師從金門出發,脫離了抗清前線,浩浩蕩蕩地駛往台灣海峽。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鄭成功興師驅荷,趕走了占據台灣長達三十八年之久的荷蘭殖民統治者,勝利地收復了台灣。

雖說荷蘭布置在台灣的兵力只有一千多名,戰艦四條,但這並不妨礙鄭成功成為威名赫赫的民族英雄。

鄭成功收復台灣之舉是中國近三百多年來在台灣問題上的重大事件,是中華兒女在台灣這塊神奇土地上寫就的燦爛篇章。

然而,毋庸置疑,鄭成功此舉的初衷,其實是在為長江戰役的失敗找退路。

另一個抗清大英雄張煌言就在《上延平王書》中直言不諱地揭鄭成功的私心,說他這是:“尋徐福之行蹤,踵盧敖之故跡,縱偷安一時,必貽譏千古。”

在台灣,鄭成功得償所願地建立了屬於自己的鄭氏王朝。

這之後第二年(永歷十六年,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的五月初八,鄭成功就暴病身亡,享年三十八歲。

也就是說,永歷、鄭成功、李定國三人,竟然分別死於同一年的四月、五月、六月。

這三人死後,雖然鄭成功的兒子鄭經和堅持於夔東的抗清武裝仍以永歷紀年,但影響力已微乎其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