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小人得志

裴旻在信中將一切因果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對於那個什麽所謂的萬全布防,也辯駁的一無是處。

裴旻知道以楊敬述好權勢的心態,一定不甘心被動讓他告狀,會找各種借口,理由來推卸責任。

所以為了防止這一招,他不嫌事多,將萬全布防與薛訥的簡單布防,做了詳細的對比!

論文才裴旻兩世為人,一世算得上是英傑,另一世也是中文系的高材生,加上有賀知章、張旭這樣的良師益友,又收了李白這樣的徒弟,文筆自是沒的說。

他知道人無全人,李隆基堪稱多才多藝,但是在軍事上他的水平實在一般。

為了讓他了解“萬全布防”有多麽的可笑,足足花了兩張紙來介紹利弊。

瞧的李隆基羞愧的決定要抽時間翻幾本兵書看看,免得跟一個傻子一唱一和,還以為對方了得,說出去實在丟人。

這因為楊敬述的關系,前線邊防失守,李隆基卻在這個敏感的時候,反而任命他為河西節度使,這要是傳出去,他這皇帝的臉,往哪裏擱?

“快!”

李隆基慌張的叫喝著,讓人去尚書省,將詔書截下來。

但是晚了一步,大唐王朝現在的宰相是宋璟。

宋璟最擅長治吏,在他執政期間,朝中文武一改姚崇時期的懶散,絕大部分官員都是精明幹練。

尤其是宋璟主管的尚書省更是如此,當天的事情,當天必需完成。

允許加班,但不能拖到明天處理。

是以李隆基的詔書在下達的那一刻起,已經送到了諸位宰相手上了。

宰相是文人,對於一個文人能夠榮獲節度使如此高位,還是很高興的。

李隆基以擅於用人著稱,他們也沒有橫加幹涉,蓋上了宰相的印章,送了出去。

任命詔書一路傳遞,穿過了關中隴右直達楊敬述所在的涼州番禾城。

抵達番禾城的楊敬述,進一步的確定,他給架空孤立了。

依照身份而言,他楊敬述是正牌的檢校涼州都督,統領涼州諸君事物。

這戰事即來,他這個涼州最高軍事統帥抵達最前線,趙頤貞、岑雲、折虎臣三將竟無一人前來拜訪,這明顯已經不將他這個檢校涼州都督看在眼裏了。

楊敬述暗自生怒,也不召見他們,只是在府衙裏自得其樂,想著如何應對接下來的局面。如何更加貼切的將罪過強加給三將,好保住自己的前程。

便在他苦思的時候,聖旨傳達。

楊敬述臉色變得有些慘白,這個時候傳達聖旨絕不是什麽好的預兆。

十有八九是因為裴旻彈劾,然後上面下達的懲治命令。

帶著忐忑的心,楊敬述作揖領旨。

“涼州刺史、檢校涼州都督楊敬述,氣實溫厚,生於涼北,年始英妙,王佐所期,人師攸屬。考彼揚歷,多所獻替。學以充其忠讜,才以運其清明,所謂許國忘身,立朝正色。有仲山甫之節,特提為河西節度使,全領隴右諸軍,駐軍姑臧,以報西北穩固……”

楊敬述本是一臉灰敗,但隨著令使一字一句的宣讀旨意,表情有了巨大的轉變,雙眼炯炯有神,臉色紅潤充血。

這一上一下的變化實在太大,讓他幸福的險些暈闕過去。

“謝,謝陛下,臣楊敬述,領旨謝恩……”他幾乎都要哭出了來。

太幸福了!

“恭喜楊節度使,賀喜楊節度使!”負責傳旨的太監,帶著幾分討好的笑著。

隨著裴旻嚴懲了傳旨太監,太監們也吸取了教訓,不敢過於囂張了,放下了態度。

節度使作為位高權重的外臣,對於知道內事的太監也有一定的所求,通常都會大方的給予錢物。雖然沒有以往剝削的多,但是你情我願,安全的很。

楊敬述在這方面做的極其到位,讓人賞賜了一大筆的喜錢給傳旨太監。

傳旨太監喜笑顏開,輕聲的道:“節度使莫要忘記娘娘的功勞就好。”

楊敬述心領神會,原來是武婕妤的功勞,心底感動,想著定要為那位素未謀面的武婕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送傳旨太監下去歇息,楊敬述的心腹瞬間笑逐顏開的圍上來巴結,恭喜。

楊敬述也不客氣,對著殷軒道:“長史就別幹了,當我的幕府副職……”

殷軒笑著應諾。

楊敬述逐一給心腹安排了幕府職位,讓他們遞呈辭職。

隨即威風八面的道:“來人,去將趙頤貞、岑雲、折虎臣三軍使請來!作為地方軍使,不來拜見上官怎麽合乎禮節?”

他大有吐氣揚眉的感覺,雙眼透著一絲絲的陰冷,嘲弄。

他迫切的想知道趙頤貞、岑雲、折虎臣三人得知他繼任為節度使後的反應,心情特別愉悅。

完全就是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臉。

磨磨唧唧,趙頤貞、岑雲、折虎臣三人終於來到了番禾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