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聲名遠揚,罪有應得

在裴旻與老村長的勸說下,玉泉村的百姓終究是選擇了搬遷。

裴旻也給瓜州刺史去了一封信,讓他好生安置這些百姓。

裴旻一行人也沒有在玉泉村久待。

裴母也沒有遊玩的興致,一行人打道回府。

玉泉屠龍,盡管裴旻宣傳自己殺的是蛟,但傳出去的依舊是惡龍。

畢竟黑水惡龍為患,此事不只是沙州人盡皆知,即便整個河西,當初也是鬧得沸沸揚揚的。

而今裴旻黑水斬殺怪物,河西上下,無不先入為主的將之視為惡龍。

裴旻接任河西節度使、按察使以來,已有一年半的時間。

在這一年半裏,裴旻首先清洗了河西馬賊,庇佑河西一方安寧,又整治歪風惡習,開修西域商路之路,讓河西百姓大獲其利。同時他又命王昌齡、王之渙在空閑時間組織詩文辭賦會,讓河西儒生研討儒家經典,勉勵青年學生,令得河西蓬勃辦學。

這累累之功,有目共睹。

河西上至貴胄商賈,下到平民百姓,無不稱贊。

聲威之重,本就一時無兩,而今又為百姓仗劍屠龍,風頭更甚。

裴旻也如他所說一般,親自修書道明緣由,並且命人將蛟龍的屍體運至長安。

裴旻的官腔現在說的極為漂亮,開頭就將一切黑鍋甩給了幾百年前的南涼。

河西在華夏大地也算是歷史悠久,細細說來前後也有前涼、後涼、南涼、北涼、大涼坐擁此處。

其中南涼算得上最淒慘的一個,是鮮卑政權。由河西鮮卑禿發烏孤所建,立國不過十八年,短短十八年,卻連換三主,連年不收,上下饑窘,實在是最佳的臟水對象。

裴旻在奏章中直言:

南涼三代昏庸,以至於天降惡蛟,嚴懲昏主。

南涼庸主昏聵,國破族滅,罪有應得。

可恨。

累後人受罪。

數百年來,無數無辜百姓旅人,葬送惡蛟之口。

臣聽聞前朝留有此禍害,不願我大唐百姓,受此無妄之災,率兵討伐。

惡蛟皮肉堅實,刀劍難傷,幸得陛下昔年恩賜神劍,無堅不摧。

得陛下相助,為大唐百姓,除前朝禍患。

在信中,裴旻還將功勞分給了李隆基,以滿足他的虛榮心。

當然這麽說也確有其事。

公孫曦的朝霞劍是裴旻送的,是由長安著名的匠師精心打造。跟裴旻的秦皇劍固然沒得比,卻也是難得的利器。

以公孫曦的劍術,使劍勁力,與那蛟龍正面相碰,也不過是劃開一道口子而已。

要是沒有秦皇劍的鋒利,裴旻也很難在那幾劍中給予蛟龍重創,令之流血待斃。

這一番說辭,即甩了鍋,又贊美了李隆基。

李隆基自然是萬分高興,其實他心底清楚,這不過是一個說辭,但是百姓喜歡聽的就是這樣的說辭。

就好比師出有名一樣,很多東西,根本就蒙騙不了當事人。

但是只要百姓信了,後人信了,那就足夠了。

當事人不會說破,文武百官大多都是鬼精一樣的人,更不會去揭穿,以體現自己的高明。

裴旻此舉也是為了表一個態度,即便遠在河西,一樣對他這個皇帝敬重非常,遇到事情不會仗著自己手中的大權,目無君上。

李隆基的高興,也是因此,而不是簡陋的說詞。

看著裴旻的奏章,李隆基對高力士道:“靜遠什麽都好,就是這個喜歡冒險出頭的性子不好,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我大唐豈不痛失一臂?”

高力士笑道:“裴國公是陛下親封的天下無雙,有得陛下眷顧,自是吉人天相。”

李隆基道:“話不能這麽說,凡事終有個萬一。想當年,西漢霍去病是何等英雄,馬踏陰山,封狼居胥,卻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實在可惜。朕可不想與漢武帝一樣,痛失臂膀。何況武帝尚有衛青,朕去哪找第二個靜遠?將軍替朕修書一封,以作勸誡,讓他以自身為重,莫要輕易涉險……算了,晚些,朕自己動筆。現在我們去看看,傳言中的巨蛟惡龍,到底是什麽模樣。”

他說著也是一臉興奮道:“朕早年荒誕,時常遊獵。鳥獸蛇蟲大多獵過,即便豺狼虎豹也見過不少,這巨蛟惡龍還從未見過呢!”

高力士小跑了兩步才跟上腳步,說道:“老奴也只是略有耳聞,沒有親眼見過。”

李隆基來到武德殿外,看著用牛拉敷的龐然大物,忍不住瞪直了眼睛,低呼一聲:“這巨蛟無怪有惡龍的稱呼,已經死去多日,依舊如此可怖。真要活著,得有多厲害?”

即便巨蛟已死多時,李隆基都不敢過於靠近細觀。

高力士也一臉的驚嘆,道:“小時候聽家中老人說過此物,族中勇士耗費巨大代價才將之降服。但聽他們描繪,也不及這蛟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