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主動放權,肺腑之言

封賞至此算是告了一段落。

至於錢財等封賞,自也少不了,但對於此刻的裴旻來說,早就是身外之物了。

此次朝會的重心就是封賞。

封賞過後,朝會也到了尾聲。

不過裴旻在散朝之前,如約的向李隆基申請辭去了自己河西、隴右支度使、營田使的權利,並且辭退安西大都護府大都護的職位,說道:“之前軍情緊急,是非常時刻。承蒙陛下重托,授予河西、隴右支度使、營田使以及安西大都護府大都護,而今賊患已去,特請辭諸位,委任賢能擔當。”

裴旻此話一出,再次讓諸多文武訝然,均想不到在這時候,他居然沒有趁勢攬權,而是主動放權。

一時間,李元紘臉上甚至露出幾分羞愧,覺得自己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宇文融是一如既往,眼中倒是露出一抹喜意。

李隆基怔了怔,作為一個心大的皇帝,他不介意忠於自己的臣子,手中有多少實權。

不過裴旻既然說到這事,也不好拒絕,道:“河西、隴右支度使、營田使朕應允了,但安西大都護府大都護依舊有愛卿擔任。除了愛卿,朕可找不出第二人能夠鎮住西域諸王。而且阿拉伯此次雖為裴卿擊敗,但他們依舊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由靜遠負責西域一切事物,朕也安心。”

這一任命,他沒有給裴旻與百官說話的機會:因為他是唯一的選擇。

裴旻自是無法拒絕。

接下來是李隆基為裴旻一行功臣設慶功大宴,四品以上的官員作陪,並且讓梨園一眾宴會獻舞。

四品以下的官員,連作陪的資格也沒有。

但是他們不可避免的將封賞的細節傳揚了出去,在長安也引起了轟動。

隨著時間的流逝,原來的長安話題風雲兒早就一去不再了。

只有在裴旻打贏一次勝戰,或者幹成某件壯舉的時候,才能聽到一二。

但隨著他此次入京,隨著開元朝第一個異姓王的頭銜,花落此間,頓成長安上下的談資,諸多說書人發現大爺始終是大爺,一點沒變。

宴會開始的時候,還有一個小小的插曲。

李隆基與裴旻獨處的時候,李隆基不滿道:“朕觀靜遠在河西、隴右幹的不錯,此次西域大戰,你調度有方,隴右、河西經濟井然有序,還有西域的軍屯,都幹的異常出色。朕就記得一人,他叫什麽來著,對,牛仙客。我看過他上表的清單,朕記憶猶新。他有過一次上書,朕記得清楚……”

“月支錢五十六萬三千六百二十一貫九文,米九萬四千五百三十六石,他將錢糧供給的數字居然記載的如此清晰明了,讓朕大吃一驚,是個人才。而且根據他統計的數據,靜遠在河西、隴右之地就籌措了八百萬貫的軍費還有十萬石的糧草;軍屯所得,更是達三十多萬石,為朝廷節省了大半年的軍餉以及四個月的糧食供給。”

“在這方面,歷代支度使、營田使都比不上你,跟你一比,那些原本的幹吏,一個個都成了廢材了,朕覺得你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裴旻搖笑道:“這也是陛下恩威所致,與臣沒有多少關系。涼州、隴右一地是我朝僅次於京畿、洛陽的經濟商業圈,與京洛不同,京洛四通八達,連接華夏各地。即便失去西域商途,依舊有著諸多的商業渠道。就算失去西域商道會傷筋動骨,也傷不了根本。”

“涼州、隴右的商圈卻不一樣,他們能夠取代太原、河北靠的就是西域跨國貿易。一旦西域商途受到波及,他們的生意會受到毀滅性的打擊。商人,精著呢,我這邊能不能取勝,與他們的生意完全連在了一起。問他們捐獻一些軍費,只要不是傻瓜,都願意出錢出力。”

李隆基道:“那也是靜遠讓他們信服所致,他們相信靜遠能夠取勝,才會慷慨解囊。換作別人,未必要得到那麽多錢。”

裴旻也很會說話,道:“還是因為臣的背後有大唐有陛下,沒有陛下在後面支持,他們哪來的信心?”

“這倒是!”李隆基很不要臉的一口承認了下來。

裴旻緘默了幾秒鐘,說道:“另外臣還有一點顧慮,朝中有一些官員反對外臣勢大,他們的理念陳舊,但說的也不是全無道理。故而相比全盤反對他們的觀點,臣更加希望尋得一個折中的方法。目前沒有一個好的對策,但維持將相和是其一,其二臣也不希望見到邊帥將軍、糧、財三權死死握在手心。臣始終相信邊帥對陛下的忠心,但人各有志。歷朝歷代都避免不了一些宵小,即便是貞觀朝,依舊有侯君集謀反一事。將邊帥的權力,由糧、財分割開來,能夠有效的防備這點。”

他這一番話,完全是針對安史之亂有感而發的。

李隆基太相信自己了,相信自己能夠駕馭一個個驕兵悍將,故而為了軍功,毫無節制的放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