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有心為報懷權略 可在於期與地圖

每讀至此,我都不禁在想:如果秦舞陽能夠上來幫助荊軻會怎麽樣呢?如果陪同荊軻前來的不是秦舞陽而是荊軻最知己的那位朋友又會怎麽樣呢?如果荊軻的劍術再精到一些呢?如果荊軻投擲匕首的技藝像小李飛刀一樣呢?如果秦王的動作再慢零點幾秒呢?如果荊軻的動作再快零點幾秒呢?如果秦王的衣袖扯不掉呢?如果禦醫夏無且想不起來用藥囊砸荊軻呢?如果我猜想中的任何一個“如果”出現了,歷史將會怎樣呢?

按照《史記》的這段記載,荊軻與秦舞陽應該是同時上殿,既然捧著督亢地圖的是秦舞陽,因此,負責展開地圖的也應當是秦舞陽,而且秦舞陽有十三歲就殺人的英勇歷史,照此推斷,擔當刺殺任務的應當是秦舞陽。但是,秦舞陽一進秦廷就在關鍵時刻突然掉鏈子,讓秦王嬴政多了個心眼,只準荊軻奉圖上殿,秦舞陽不能上殿。

雖然荊軻替秦舞陽作了解釋,但是,秦舞陽在關鍵時刻的意外表現還是讓整個計劃大打折扣,功虧一簣。為什麽呢?

第一,秦舞陽因為形跡可疑不能上殿,這使得千斤重擔只能由荊軻一人承擔了。如果兩人能一塊行動,成功的幾率肯定遠遠高於一人行動的幾率。

第二,從整個行動來看,秦舞陽負責持兇劫持秦王,荊軻的任務只是忽悠秦王。現在秦舞陽根本上不了殿,忽悠秦王與劫持秦王的雙重任務必須由荊軻一人來完成,這就叫“雙肩挑”,二人分工協作,尚無把握一定能成功,何況現在是由荊軻一人來完成呢?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荊軻表面上非常豪放不羈,曾在集市上與人一會兒高歌,一會兒大哭,好像很粗枝大葉,其實他做事十分精細。在刺殺秦王一事上,他重點考慮了兩個問題:一是如何才能靠近秦王,二是助手。所以,他向太子丹索要樊於期的人頭與督亢地圖,因為樊於期的人頭是一張進入秦宮的通行證,督亢地圖則是燕國投降的標志。荊軻還考慮了助手。他在太子丹為他準備好匕首和助手秦舞陽之後,還遲遲不出發。那麽他在等什麽?等朋友!這位朋友史書無載,但是;這位朋友一定是荊軻非常信任的,一定是比秦舞陽更為可靠的殺手!

荊軻對自己的劍術當然非常清楚,他知道自己尚未達到化境的劍術可能會在關鍵時刻出向題,所以,他堅持要等自己親自挑選的朋友;但是,他的這位朋友因為路遠失期。太子丹又一再催逼,甚至於懷疑荊軻不敢去了,這才激怒了荊軻。在“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慷慨悲歌之中,在素衣白馬的目送卞,他匆匆帶著秦舞陽頭也不回地上路了。

荊軻什麽都考慮到了,唯獨沒有考慮到太子丹為自己裝配的幫手秦舞陽外強中幹,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真是百密一疏啊。

荊軻被當場殺死了,但是,秦王嬴政看著殿上荊軻的橫屍,呆坐了很久很久沒有出聲,心中的驚嚇伴隨著他,後怕纏繞著他(秦王不怡者良久)。這場虛驚可能使秦王嬴政第一次領教了什麽是死亡,第一次懂得了什麽叫做一只腳踏進鬼門關。

事後,秦主論功行賞,禦醫夏無且理所當然地被賞了黃金二百鎰。秦王當著所有朝臣的面說:“無且愛我,才會想起來用藥囊砸荊軻。”(無且愛我,乃以藥囊提荊軻也)後來,夏無且把這事告訴了他的好友公孫季公與董生,他倆又詳細地給司馬談講述,這件事就被寫進峪史記·刺客列傳》(根據刺秦時間和司馬遷存世時間推測,《史記·刺客列傳》應為其父司馬談所寫)。於是、“荊軻刺秦王”成了中國歷史上萬人注目、千年流傳的歷史故事。直至今日,各種影視、文學作品還在不斷演繹著這段歷史。

荊卿成塵漸離死 異日還逢博浪沙

我們究竟應該怎麽看待荊軻刺秦王這件事呢?

秦始皇統一中國是千古偉業。嬴政滅六國統一中國,遭遇到六國反秦勢力的頑強抵抗、原因非常簡單,嬴政滅六國雖然客觀上符合歷史前進的潮流,主觀上卻是他想當天下的霸主。因此,他成為六國的公敵。既成天下的公敵,想殺他的豈止是一個荊軻、荊軻只是當時眾多想行刺秦王嬴政且最終幾乎得逞的一人,荊軻不自覺地代表了六國的反秦力量。秦始皇一生遇刺多次,荊軻刺秦只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就在荊軻刺殺秦王後不到十年,嬴政又經歷了至少兩次暗殺。

一次可以視為荊軻刺秦王的後續。荊軻死後,秦王嬴政追殺荊軻余黨時,荊軻密友高漸離逃亡。一後來,高漸離在為人打工時,對其所服務的這家主人的一位客人的擊築水平多次進行點評,點評之事傳到了主人那裏,於是主人讓高漸離擊築。高漸離高超絕倫的擊築技藝讓傾聽的受眾無一不刮目相看。於是,高漸離重新擊築,再次走人公眾的視野,聲名大噪。此時的秦國已經統一了中國,秦始皇嬴政也非常喜歡流行音樂,聽說了此人的高超技藝,便下詔召見高漸離。嬴政不但喜歡擊甕叩缶、彈箏搏髀等本土音樂,更喜歡鄭、衛之地的異國之音。一個人的偏執與愛好有時是要付出高昂的代價的,有時甚至是生命的代價。